白癜风哪里治疗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熟谙医理,通养生之道。苏轼是一个注重民生的好官,他关心百姓疾苦,医院,为民治病,搞饮水工程,清洁水源,保护人民健康,还建议他的好友广州太守筹集基金,仿医院。苏轼平时喜欢阅读医学书籍,为药草写诗词,说明药性、品质,宣传药理知识,一生写了不少有关中药的诗词。他懂医通药,尤擅长食疗,把收集的方剂著成方书《苏学士方》《圣散子方》,并有精彩故事流传下来。然而,这位精通医学的文学家却最终死在自己开的药方上。苏轼画像中药巧入对北宋史学家刘贡父请苏轼等文人学士喝酒,苏轼的弟子有事找他回家,苏轼便起身告辞,此刻刘贡父正喝得高兴,欲意挽留,笑着说:“幸早里,且苁蓉。”苏不假思索答道:“奈这事,须当归。”在座的宾客听见这般对答,都称赞他俩才智过人,出口成对。刘贡父的出句表明的意思是:时间还早,不要着急。句中包含了三味水果和一味中药,即杏、枣、李和肉苁蓉。苏轼答句的意思是:怎奈这事,必须我回去处理。六字中也有三果一药,即奈(苹果的一种)、蔗、柿和当归。苏轼画像佳诗赋草药苏轼是大文豪,写诗随手拈来,写药草诗也是如此。北宋时期民间食用*芪粥,苏轼就此写了一首*芪诗:“孤灯照影日漫漫,拈得花枝不忍看,白发敲簪羞彩胜,*芪煮粥荐春盘。东方烹狗阳初动,南阳争牛到作团,老子从来兴不浅,向隅谁有满堂欢。”他写诗赞薏苡仁:“不谓鹏狄姿,中有药与粮,春为芡珠园,炊作菰米香。”他给赤小豆写了《红豆》诗:“绿畦过骤雨,细束小红霓,锦带千条结,银刀一寸齐。贫家随饭熟,饷客借糕题,五色南山青,几成桃李溪。”被贬谪海南后,他为槟榔写的诗是:“两颊红潮增妩媚,谁知侬是醉槟榔。”中药材患病不求医苏轼博览群书,尤其爱读医书,什么脉书啊,引书啊,内经啊,素问啊,他老人家无所不读,又无所不精,记了一肚皮的药方,谈起医理来比最高明的医生都高明。他要是生病了,一般不找大夫,而是自己提笔开个药方,让童子到药店里照方抓药。他记性好,记了那么多药方子,居然没有记错过,好多头痛发热打喷嘘流鼻涕的常见病,还都让他给治好了。因此苏轼更自信。苏轼书法奇方治瘟疫苏轼被贬*州时,*州正闹一种流行病,只要被传染上,就要眼睛发红,喉咙发干,上吐下泻,浑身打摆子,并且传播速度奇快无比,危险性非常大。当地本有名医,但是名医们一个一个地给病人诊治,实在挡不住病毒传播的迅猛势头。见此情景,苏轼想开些比较对症的非处方药,以便大规模散发,可是自己读过的医书里没有这种方子。就在这危急关头,有个外地人找到苏轼,献奇方“圣散子”。他照方抓药,熬汤药,找俩病人灌下去,病人立马见好。苏轼大喜,照方制药,大量散发,很快地,流行病得以控制,*州人民得救了。这个方子成了他医学生涯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孙思邈画像力荐“圣散子”苏轼耳闻目睹了该方子的神奇功效,坚信它能防治各类时疫,并且有病治病,没病起保健作用:“平旦于大签中煮之,不问老少良贱,各服一大盏,即时气不入其门”,“平居无疾,能空腹一服,则饮食倍常,百疾不生”,“真济世之具,家之宝也”(《苏轼全集》卷三四)。从此,苏轼给人开药方,极力推荐这味圣散子。永嘉发时疫,苏轼就向永嘉人民推荐圣散子;京师防感冒,苏轼就向京师人民推荐圣散子。这个方子起到了一定效果,但是,也带来了巨大的副作用。其实没有哪味药可以包治百病,圣散子再有效,也只能对付*州那场流行病,哪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呢?但这苏轼太自信,名气又太大,他迷信自己的方子,别人迷信他,于是乎,许多朋友吃错了药,丢了小命:永嘉人民“被害者不可胜数”(陈无择《三因方》);京师“太学诸生信之尤笃,杀人无数”(叶梦得《避暑录话》)。*州东坡赤壁命丧自开方苏轼六十六岁那年,他渡江去仪征,时方酷暑,中了热毒,他又给自己开了个药方:人参、获苓、麦门冬,三味煮之,渴则吸之。旁边一朋友是个大夫,劝他不宜多用补药。苏轼当即引经据典,把人家驳了个哑口无言。论医理,大夫怎么干得过学富五车的苏学士呢?服了自己开的药之后,精神果然大好。又过了两天,腹部却开始发胀,牙龈开始出血,热毒反倒加重了。苏轼检查了一遍方子,觉得完全符合自己的医学理论,就继续服药,服药前还对朋友说:“三物可谓在有矣,此而不愈,在天也!”(陆以活《冷庐医话》)意思是说,这三味药没错,如果吃了还不好,那就是老天在找麻烦。或许真的是老天在找他的麻烦,几天之后苏轼就发热而死。一代大文豪就这样离开了人生,让人觉得有些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