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出口,汇率*策只是动能之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于昨日落幕,同一天,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我国出口下降2.2%,增速比上年同期减缓24个百分点。这也是我国外贸出口最近七年来的首次下降,显示中国出口已开始受累于传统外需主体国家的需求疲软。值得关注的是,人民币汇率近期也出现了一定幅度的贬值,上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连续4天触及跌停,昨天又再度下跌。人民币贬值与中国出口增速下降出现在同一时段,引起了人们的众多联想。确实,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本币贬值将有利于出口增长。但在此前人民币持续升值乃至加速升值的时段,中国的出口却并未受到实际影响,出口增速长期保持反复攀升状态。同时,外汇储备增长迅猛,从千亿到上万亿美元,也带来了投哪里、如何投等系列问题。如今,几乎一夜之间,这一系列的“成长烦恼”完全改变——中国竟开始忧虑出口下滑问题,同时,一直担心人民币升值过快、防范热钱套利的外汇管理部门竟还要留神人民币的汇率下滑过速问题。无可否认,上述这些市场状况确实引人关注,但笔者以为,这些还在正常的市场逻辑范畴内,暂时还不到需要拜菩萨甚或求签去占卜未来。首先,人民币汇率快速下跌是正常的市场现象。人民币币值的波动不过反映了两个市场动因:其一是“篮子”货币币值重估的副产品,其二也带有外间对中国经济增速由两位数减为个位数的前景预期悲观因素,因此,贬值作为市场现象在短期内是正常的。只要中国的经济状况相对于全球其他经济体不再继续恶化,那么,人民币也难以进入持续贬值的长期下降通道。其次,中国外贸出口的增幅回落也是正常的市场现象。众所周知,中国的外贸出口长期以来主要依靠三大外需主体——美国、日本和欧洲。目前,上述三大主要经济体已经全部滑入衰退,经济指标处于持续恶化当中,尚无明显的止跌迹象。随着外需突然萎靡,出口增速下滑在所难免。但换个角度看,在目前的国际经贸大环境下,能取得前11个月出口增长19.3%的成绩其实已经相当不易。第三,人民币汇率下跌和中国出口增速同时回落还是正常的市场现象。过去人民币升值的内在逻辑是外界看好中国的经济成长,而中国经济的“奇迹”驱动力即主要来自沿海、外向型、制造业三个“支点”。如今,伴随出口增速回落,沿海地区的外向型中小制造业企业正面临异乎寻常的困难处境,此时,外部对人民币估值的忧虑提升应给予充分理解。从避险角度讲,就中国的金融市场体系而言,因为与资本账户有关的市场领域开放程度相当有限,以及多数民众对外部资本的传统敏感,市场环境尚不适合作为国际资本的集中避风港。从上述背景逻辑出发,汇率市场有其复杂性与独立性,所以不能简单说人民币跌了就有利于出口,要提升出口,依然还是需要借助财税*策(例如出口退税)和产业*策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