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地胆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地胆草的多重价值与应用详解
TUhjnbcbe - 2025/7/3 14:08:00

01地胆草的概述

地胆草,这一拥有众多别名的草药,在自然界中展现着其独特的魅力。它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草鞋根、草鞋底,以及地胆头、磨地胆等,每一个名字都蕴含着人们对它的深厚情感。不仅如此,它还拥有苦地胆、地苦胆等别名,彰显出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在植物的世界里,地胆草以其别具一格的形态和生长习性,成为了人们瞩目的焦点。

地胆草拥有多个别名,展现出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形态特征。

地胆草,这种直立草本植物,身高介于10至50厘米之间,常生长在草地上。其茎分两叉,表面略显粗糙,有时整株都覆盖着白色粗毛。基部的叶子丛生,形状似匙或长圆状倒披针,长度可达12至17厘米,边缘略带钝锯齿。而茎上的叶子则较少且尺寸较小。地胆草在夏秋季开花,其头状花序成簇状,生长在枝条的顶端,并伴有3至片叶状的总苞片。花朵的颜色呈紫红色,非常艳丽。瘦果具有明显的棱角,顶端还长有至6枚细长而坚硬的冠毛,这为地胆草的传播提供了便利。

地胆草通常生长在草地,其株高在10至50厘米之间,具有独特的叶形和花朵。

02地胆草的药用价值

干燥后的地胆草全草,其根茎呈现出短粗的特点,长度大约在1~2厘米之间,直径约为0.5厘米。根茎表面密密麻麻地覆盖着一层紧贴的白绒毛。根生的叶片大多已经皱缩,颜色呈黄绿色,形状介于匙形与长圆倒披针形之间,这些叶片的表面稀疏地长着一些白色长毛,质地略带柔软。茎部呈现出圆柱形,直径大约在2~3毫米之间,通常被剪断成段,断面显示出中空的状态。茎上的叶子数量较少且尺寸较小。有时,在茎的顶端还能看到头状花序,但花冠往往已经脱落。

干燥后的地胆草全草形态短粗,可以通过夏秋季节采收并加工干燥。

地胆草,这种菊科地胆草属的植物,不仅全草均可入药,更拥有独特的性味归经。它味苦且凉,能入肺、肝经,赋予了它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神奇功效。在临床上,地胆草常被用于治疗感冒、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眼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百日咳、急性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等多种疾病,同时对于急、慢性肾炎、疖肿和湿疹等也有显著疗效。

03地胆草的用法与禁忌

地胆草的常用量为0.5至1两,具体用量需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进行调整。对于外用,可以取适量鲜草捣烂后敷于患处。

地胆草的具体用法需根据病情调整,常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配方,但请注意,这些配方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1、治疗单腹殿胀:取苦地胆二两,煎煮后分早晚两次服用,或与猪肉一同炖煮后服用。(参考《岭南草药志》)

2、治疗尿闭:用地胆草五钱至一两,煎煮后服用。(参考《福建中草药》)

3、治疗脚气:取苦地胆全草一至二两,与豆腐二至四两一同炖煮,酌加开水后服用。(参考《福建民间草药》)

、治疗热淋:取新鲜地胆草三两,与瘦猪肉四两一同煎煮,加入少许食盐调味,去渣后分四次服用。(参考《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5、治疗扁桃体炎和咽喉炎:使用地苦胆二钱,将其泡入毫升热开水中,静置半小时后内服,每天一剂。或者,也可以将地苦胆制成片剂后含服。(参考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6、治疗腋下生肿毒、散肿止痛及一切肿毒:将天芥菜与盐和醋一同捣碎,敷在患处。(参考《医林集要》)

孕妇使用地胆草前应咨询医生,确保用药安全。

1
查看完整版本: 地胆草的多重价值与应用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