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无量寿经》前,我想跟大家讲一个苦乐转为道用的修心法。这个窍诀是克什米尔班智达释迦西日传下来的,它的具体内容过两天翻译出来,之前我先凭记忆简单地讲一下。
在生活当中,有时候我们会感受快乐,这种快乐实际上是一种修心的因缘,我们不能放过这个因缘,应该将它用于修心;有时候我们会感受痛苦,这种痛苦也是一种修心的因缘,我们也不能放过这个因缘,应该将它用于修心。那么具体怎样修呢?
首先要发菩提心。之后,如果你今天很快乐,你就观察这个快乐者到底是身体还是心:如果说快乐者是身体,可是没有心的身体不可能感受快乐,否则尸体也可以感受快乐,所以要放弃快乐者是身体的观点,应该认识到快乐者是心。
既然快乐者是心,接着观察这颗快乐的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本体为何。当观察的时候就会发现,这颗心就像虚空一样无来、无住、无去,无有任何本体。当自己完全明白心不存在时,就在心无所有的状态中悠然安住,此时无有任何执著。这是获得清净法身果位的方便。
从安住中出定以后,依然不离开心无所有的境界,并将这颗快乐的心与自己的本尊观为一体。比如你的本尊是文殊菩萨,就要将心与文殊菩萨观为无二无别。这是获得度化清净所化众生之报身果位的方便。
之后在不离开这种佛慢的状态下,念诵三遍“遇乐回向诸善根,利乐周遍虚空界”,将自己的快乐回向给一切众生。这是获得度化不清净所化众生之化身果位的方便。以上是快乐转为道用的修心法。
如果在生活中遇到痛苦,观修的方法也一样。首先发菩提心,接着观察痛苦者是身体还是心:痛苦者不可能是身体,因为没有心的身体无法感受痛苦,就像尸体不可能感受痛苦一样,所以要放弃痛苦者是身体的观点,应该认识到痛苦者是心。
既然痛苦者是心,接着就观察这颗痛苦的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体性为何。当观察的时候就会发现,这颗心就像虚空一样无来、无住、无去,无有任何本体,随后在心无所有的状态中悠然安住。这是获得清净法身果位的方便。
出定以后不离开心无所有的境界,并将这颗痛苦的心与自己的本尊观为无二无别。这是获得度化清净所化众生之报身果位的方便。
最后在不离这种佛慢的状态下,念诵三遍“遇苦代受一切苦,但愿苦海皆干涸”,观想以自己的痛苦取代所有众生的痛苦。这是获得度化不清净所化众生之化身果位的方便。
这个修心法非常深奥,我在这里只是简单地提一下,希望今后在修行过程中大家能运用这个窍诀,将一切苦乐转为菩提的道用。
往期精彩
在条件具备时,我们也需要修持大威德经堂是严厉的对境,千万要注意!
罪业自检表,您犯了吗?极乐世界大地、妙树、水与花,情世界功德阿弥陀佛的身相、法座与所依的菩提树杀猪的他,成为第一个实验品如果能把握住几个要点,则会轻而易举地积累资粮自己和哪个法门有缘分?菩萨戒的学处极乐世界所需任运自成(菩萨成佛情况)阿弥陀佛站相与坐相,到底哪一个对?佛陀为什么示现不同的化身?(一摄一切)如何学修佛法成功?看到佛像时,应当做真佛对待世尊为量士夫,净土决对可信精品研习往生四因:
1.明观福田
2.积资净障
3.发菩提心
4.发清净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