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地胆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药典中药制剂处方中的ldquo老名称
TUhjnbcbe - 2020/12/30 16:53:00

今天来说一说药典中中成药制剂处方中饮片标示名称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处方用料的问题!

中药制剂处方里,有不少炮制品用的是与饮片名称不对应的名称,给一些中药制剂企业带来了困扰。

比如“附子理中丸”这个品种里的附子(制)和炒白术。其处方是“附子(制)g  *参g炒白术g干姜g甘草g”,你在使用饮片配伍时,其“附子(制)”和“炒白术”是用的哪一种炮制品?↓《中国药典》附子下的饮片炮制

↓5年版河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四川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年版

↓天津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年版

↓江西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8年版

翻遍药典和全国各地炮制规范,没有找到“附子(制)”之名。唯见“天津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年版有“制黑顺片”之名。另在各地炮制规范的上,也未找到“附子(制)”应付何物!(或许是我仍没有查找到)按方理及传统使用方法,或应该是黑顺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等任一种均可的,但使用这些名字,却与处方中的“附子(制)”的名称不相符,而在《中国药典》中药饮片部分的附子内容中,附子项下没有对“附子(制)”或者“制附子”应包含哪些炮制品;并且,在《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的“附子理中丸”内容中,也没有对“附子(制)”的制法进行说明,也没有对“附子(制)”包含哪些炮制品或者使用哪个对应的炮制品予以补充。如果按照原处方取“附子(制)”却有没有其炮制品,如果对附子或其加工品进行炮制制成“附子(制)”或“制附子”,则又没有可依据的标准和方法。该处方的另外一味“炒白术”,情况也是如此。中国药典除生白术外,其炮制品就一种麸炒白术。其它地方《炮制规范》虽有炒白术,但也是用蜜炙麸皮炒的,比如《河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5年版。这样,炒白术该取何物?

↓《中国药典》白术的饮片炮制

↓5年版河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8年版

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是,中药饮片项下的饮片名称统一规范了,但中药制剂项下的物料名称仍是沿袭旧时的原方,没有进行同步变更规范。

中药制剂大多都是沿袭经典的原处方,所以其处方用名称受地域及时代的限制,不够统一,特别是炮制品名称更是多样,常常一物多名,一制多称,但那个时候的人员都很专业,谁都知道什么包含什么对应什么,也不会有人说你是“附子(制)”而用“制附子”或者“黑顺片”而指责你不一致,如果只这样说反而会被人笑话无知。但现在不同了,要求严谨,不少人员要扣字眼,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不一致,因此就出现了有方而无药配的窘境。

而中药饮片部分的名称,是经过多年更新完善而成,的都是一物一名,物名对应。对名称的历史变迁和传统以及地方习惯称谓并没有给予阐述。这也就是有方而无药配的原因。

翻开《中国药典》成方制剂处方列名,可谓“五花八门”“百花齐放”“各自为正”。

现列选几例(品种)如下:

1、白术的炮制品有:“白术”(开胃健脾丸中)、“白术(炒)”(防风通圣丸中);“炒白术”(四君子丸、孕康颗粒、五苓散);“白术(麸炒)”(四正丸);“白术(焦)”(孕康合剂);“麸炒白术”(女金胶囊、四君子颗粒);“白术(漂)”(复方杏香兔耳风颗粒);“土白术”(人参养荣丸);“白术(土炒)”(香砂和中丸);“白术(制)”(参茸白凤丸)等。其中,处方相同的四君子颗粒和四君子丸所名白术则一为“麸炒白术”一为“炒白术”,孕康合剂一为“白术(焦)”一为“炒白术”,岂不莫名其妙。

2、香附子的使用名称有“香附(醋炙)”--如十香止痛丸;“香附(炒)”-调经止痛片;“醋香附”-七制香附丸;“香附”--如中华跌打丸;“香附(醋盐炙)”--如天紫女红金胶囊;“香附(醋制)”--如木香槟榔丸;“香附(酒醋炒)”--如妇科养坤丸(标注制法);“香附(酒制)”--如通痹胶囊;“香附(酒炙)”--如郁金银屑片;“香附(制)”--如当归养血丸等。其中,四制香附丸用的香附名称是“香附”,而后注有香附四制的方法。“香附(四制)”--如抱龙丸和调胃消滞丸;“香附(四炙)”--如独圣活血片也都已注明四制的方法,也算有法可依。

3、何首乌名称有:何首乌(豆制)、何首乌(黑豆酒制)、何首乌(黑豆、酒炙)、何首乌(黑豆水蒸)、何首乌(黑豆水制)、何首乌(黑豆制)、何首乌(酒制)、何首乌(酒炙)、何首乌(蒸)、何首乌(制)、制何首乌、制首乌等

4、菟丝子名称有:菟丝子(饼)、菟丝子(炒)、菟丝子(酒炒)、菟丝子菟丝子(酒泡)、菟丝子(酒蒸)、菟丝子(酒制)、菟丝子(酒炙)、菟丝子(清炒)、菟丝子(盐)、菟丝子(盐炒、)菟丝子(盐水炒)、菟丝子(盐水制)、菟丝子(盐蒸)、菟丝子(盐制)、菟丝子(盐炙)、菟丝子(制)、盐菟丝子等。

另外像远志、苍术、淫羊藿、延胡索、泽泻、枳壳、五味子、吴茱萸、三棱、莪术、乳香、牛膝等等其处方中名称也多在六个以上。究其原因,应该是历史方面及习惯方面因素形成的。但《中国药典》作为指导、规范药品生产加工、检验使用、科研的法典,是起着标尺作用的,用词用字当清晰规范。即使原资料不规范,就香附来讲,其(醋炙)、(炒)、(醋炒)、(醋制)、(制)、等包括直接写“香附”(习惯上写香附取醋香附)都应该是“拌醋后炒制”,应该统一归并到香附饮片项下的“醋香附”;(酒制)、(酒炙)的应统一归并为“酒香附”,其它也当适当统一归并。至于何首乌的炮制品,也就是“制何首乌”和“酒何首乌”等,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如此名称混杂,在传承人稀少的今天,使很多“现代派”莫衷一是,生产中不知道该使用何种炮制品。另外,在GMP的检查中,也很有可能提出这些“不易回答的问题”。

在如今中药传统专业人员断层的情况下,很多企业使用的都是新一代的学生,他们会严格按照法定标准的,照本宣科,“不越雷池一步”。你写“三棱”他就使用生的三棱,你标“香附”,他就按生品香附投料,你收载的是“何首乌”,他一定会用生的何首乌,你以“乳香”或“没药”之名,他不折不扣的用没有用醋炒制过的!这或许是一种“严谨”的态度吧!

建议:

1.制剂处方中用药名称与炮制饮片名称应保持一致,如为不同方法炮制的当注明制法,如上面的“香附(四制)”的炮制备注。

2.在凡例或通则上说明“凡处方中写***,应取***”等。

3.或在制剂处方后备注“***应取或可取***”。

4.或在中药饮片后说明“***包含或等同于***”等。

5.另外出台针对性的补充说明文件,给予明确说法;或者颁布国家级的《中药处方应付手册》,以便参照执行。

6.对于时下所遇问题,建议“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在该药品的生产工艺中,根据某处方中的应用历史、药典标准、处方配伍、医疗目的及字面意义等,说明取用何物即可。比如“炒白术”、“白术(麸炒)”、“麸白术”、“麸炒白术”等,选择药典对应的“麸炒白术”就可以。

国药探真

1
查看完整版本: 药典中药制剂处方中的ldquo老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