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7日星期日天气:晴
有阵子没来写文章了,但不代表小张没有实践。比如前阵子又给母亲大人上贡了新药——柴胡桂枝干姜汤。
大家都上过艺术鉴赏课,今天咱们用这个方子来一次医学鉴赏,如何?期不期待和大佬们来一场灵魂的对话?
今天出场的都是清代或同时期他国医家,时间跨度年。
关于这个方子,张仲景的原文是这么说的:伤寒到了5、6天的时候啊,医生用了汗法,也用了下法(大概率是个庸医),胸胁胀满,“微结”,小便不利,口渴但是不呕,只有头出汗,一会儿冷一会儿热,心烦,这种情况用柴胡桂枝干姜汤。
第一个出场的医家叫张志聪(-)。他使用的说理方法是从六经入手,他说啊,一会儿汗法一会儿下法,“神机内郁,不能枢转于外”。胸胁满是因为少阳之气不能合太阳而外出,微结是因为少阴之气不能合太阳而外出,往来寒热是因为少阳欲出而不能,心烦是因为少阴欲出而不能。
简单解释一下,就是上汗下泻,这人的气机就出了问题,半表半里的气够不着表,也就没办法推动表里循环。但是因为他认为伤寒5、6天的时候属于“少阴、厥阴主气之期”,所以考虑了少阴之气。
这时候*元御(-)踱着步,晃着头走过来,说:“已发汗而复下之,胆胃惧逆,胸胁满结。脾湿肝遏,小便不利。胆火刑肺,是以渴生。胃逆未甚,不至作呕。……”
知道您老文辞俊美,天天用散文诗讲中医,但小张以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种鲜明的个性特征,对于初学者恐怕是一种负担~
并且他认为这种情况属于少阳传太阴的现象,一种新说法出现。
“太阳之病,六日而涉厥阴之气,不能得少阳之枢而外出”,陈修园(-)又给出了第三种解释。他还结合上下文,重点对“微结”进行了论述,区分了阳结、阴结的表现。
陈老爷子的讲理方式是教科书式的,正如他总结“此汤达表、转枢、解结、止渴、理中,各丝丝入扣”,全面而理性。
这时,认为三阳并治的郑钦安(-)向我们走来。同时,他认为柴胡、*芩、栝蒌根合用,可以和解少阳,清热、生津、止渴;桂枝、干姜、甘草合用,健心阳、温脾;牡蛎、栝蒌根能治内停之口渴。这个方是用来治疗少阳兼水饮病的。
从他开始,医家渐渐放弃了必须以六经解释疾病走势的方式。虽说百家争鸣是件好事儿,但之前那些医家,谁都说不服谁,是不是显得中医内部太不团结了,中医的科学性也会因此受到质疑。
以此后的曹颖甫(-)解释为例,他说,该发汗的时候你用芒硝大*牵掣汗液排出,于是没有发出去的汗留在胸胁,所以有了胸胁满;这种欲出不得出的汗热之气吸在体表,所以小便就不容易排出,同时热在表,寒滞于里,表里不融,所以就会往来寒热;阳浮在上,因下法导致内陷的阴气无法与阳气顺接,导致头会出汗;阳气上越,就会心烦。
有没有觉得很熟悉,这种由因及果的讲解方式渐渐成为后世中医讲解伤寒论最常用的主流。
比曹颖甫晚一年出生在日本的一位医家,名叫汤本求真(-),他的代表作是《皇汉医学》。
他强调这个方剂针对的是体质薄弱之人。他治学的特点藏在他的名字里,那便是“求真”。他在书中摘录了10余本“先辈”著作的医案,并细致作了注解。
圆圈部位就是輗
其中,有一本叫做《方舆輗》的书是这样写的:“《上古天真论》云,志坚而少欲,心安而不惧,行劳而不倦云云,是养性之要道,延寿之真诀也。而今天下生平,万民行乐而志苦,风俗与上古相反,于是乎人患虚怯而疝痫,不无留饮。故此药自然盛行于世,亦有故矣。”
《*帝内经》里说的上古时期的人们,少欲心安,行劳却不倦。但是今人却相反,行乐却志苦,所以形成了体虚饮滞的体质特点,柴胡桂枝干姜汤也就有了用武之地。
书中还说:“虚劳之初,多由风邪感召,汉谚云’伤风不醒变成劳’,即此之谓也。”
这是说,除了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也会致“劳”。
回到娘亲的身体,我娘因中年变故,经历过手术,从那儿开始就一直体虚,易饥,易乏力,时常打嗝,失眠,口渴爱喝水,身体敏感,可以预报天气情况。
学过伤寒,了解到“劳”病原理后,我突然意识到,妈妈虽然人瘦,体虚,但是脉却很粗壮,与体质有明显反差。
再之后,又知道了,这种“劳”病停饮,可能在身体任何部位,包括脉管内。瞬间我便懂了,充斥在血虚的妈妈那粗壮的脉里的,可能是所谓的“水饮”,而非气血。
如获至宝,于是给妈妈买了5付。预期服后的反应可能会有,一头晕,因为水饮动易引起头晕;二汗出,因为这是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病解的现象;三是口喝现象会缓解;四是会变胖,因为身体花大力气代谢的水饮排出之后,自然力气就可以剩下来,用于长肉了。
结果呢,你猜?
选项一和三实现了,二没有出现,四尚待观察。哦,对了,她的睡眠质量目前比我的还好,也是一个好现象吧。还有就是,一贯的吃嘛嘛香!
照汤本所言,这个方子对今人而言,使用概率不低,预期有效率极大。终于解完了,费得力气可真不小。
最后以一个故事结尾。
还记得相差一岁的曹颖甫和汤本吗?在中医的较量中,汤本的求真精神貌似略胜大中华一筹,而在另一个战场,日本也“胜”过了我们。年,曹老回乡避难时,因不屈服于日本侵略者,壮烈牺牲。
向严谨治学,又有民族大义的学者,致敬!
Ms沐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