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中的柴胡剂一共有八首,分别是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四逆散、柴胡加芒硝汤、柴胡去半夏加栝楼汤。其中以前六首方剂最常用,通过对这几首方的药物组成进行分析,发现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而切入的关键方是小柴胡汤。
各种不同版本的《伤寒论讲义》教材中都说小柴胡汤为少阳病的主方,山东民间中医李冠杰、当代经方大家余秋平、山西中医药大学高建忠皆认为小柴胡汤并非少阳病主方,从理论到临床,都印证了这一点。李冠杰老师认为小柴胡汤为半表半里热证兼里虚证,余秋平教授认为少阳病本证为柴芩草证,高建忠老师认为外感病小柴胡汤证如果正虚不明显者应当去人参、生姜、大枣,综合他们三者的观点,发现殊孰同归,站在不同的角度,得到了一样的结论。
小柴胡汤大致可以分为两组,一组以柴胡、*芩清少阳胆热,一组人参、半夏、生姜、大枣、炙甘草以益气和胃,也可以理解小柴胡汤实际上是少阳太阴合病之方,人参、炙甘草、生姜,可以看成是半个理中汤,脾虚寒者可以将生姜换成干姜,热像明显者可以加连翘,如*煌教授的退热经验方即是由柴胡、*芩、甘草、连翘四味药组成,口干口渴者加生石膏。这样看来,小柴胡汤是完全可以随证加减的,临床上并非一定要用原方。通过阅读大量的临床医案,我也发现小柴胡汤的甘草用量绝大数情况下都是减少的,3克,6克,10克,其中以6克多见,看来诸多的临证者早就发现了这一规律,只不过并未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无论是外感伤寒、还是内伤杂病,小柴胡汤的使用都非常广泛,外能和解少阳,内能疏泻肝胆,调畅气机,所以有医家以擅用小柴胡汤而出名,如著名经方大家刘渡舟先生就擅用此方。柴胡既没有麻桂的峻汗,也没有姜附的温燥,看起来非常安全,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临床上很多医生滥用柴胡剂。任何一味药都有的适应症,柴胡剂也不例外。对外感病,柴胡剂用于少阳病,对内伤杂病,柴胡剂主要用于肝胆系统疾病以及枢机不利引起的各种疾病,包括肝胆经络所过之处的疾病、肝脏、胆府等,现代医学的各种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肝硬化、高血压等疾病可以从少阳论治。
如果说小柴胡汤为少阳太阴合病,病位在肝胆和脾,那么大柴胡汤则为少阳阳明合病,病位在肝胆和胃,一个兼里虚,一个兼里实,实则阳明,虚则太阴。大柴胡汤是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去了人参、大枣,加了大*、枳实、芍药,有半个承气汤的意思,少阳病容易合并阳明病,这个时候就可以考虑用大柴胡汤。
太阳病表邪不解,传入少阳,形成太阳少阳并病,或者初起病就表现为太阳少阳合病,这个时候要太阳少阳同治,可以选用柴胡桂枝汤,即小柴胡汤合桂枝汤,桂枝汤是治疗太阳中风证的,所以柴胡桂枝汤是治疗少阳合病太阳中风证,这样理解更准确一些,相比于伤寒,中风更容易传入少阳,中风证的病人表虚,正气略显不足,而伤寒证正气足,即使传入少阳也需要几天时间,相对来说满一些,但临床上也存在太阳伤寒表证未解而传入少阳阶段者。这个时候可以用小柴胡汤合麻*汤或其他解表散寒药。柴胡桂枝汤除了可以用于外感伤寒,还可以用于痹证、胃肠病、更年期综合征等。
柴胡桂枝干姜汤为太阳少阳太阴合病,关于本方,不同的医家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本方为厥阴病方,有人认为本方为少阳病方,争论的焦点实际上在阴证阳证上,有人说本方为阴阳二停之方,有阴证之机转,临床上使用对方中药物剂量的调整就可以偏于阴或者阳,如脾阳虚者减少*芩用量,加大干姜用量,甚至还可以加上人参、附子等,偏于热者,加大柴胡、*芩用量,减少干姜用量即可。具体如何使用完全取决于医者根据病情考虑,并非是固定不变的。学术上的争鸣可以有不同的观点,临床上适合病人病情的处方方向应该只有一种。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小柴胡汤去了甘草,加了龙骨、牡蛎、桂枝、茯苓、大*、铅丹,龙牡镇惊安神,桂枝配茯苓治水饮上冲引起的心悸,大*去里实,铅丹也是镇惊安神的,因有毒性,现临床上一般不用,或者以磁石代替。本方常用于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如失眠、心悸、癫痫、小儿多动症、抑郁症、狂躁症等。
四逆散这张方子最不好理解,各注家也是众说纷纭,含有缓解挛急疼痛的芍药甘草汤、妇人产后腹痛的枳实芍药散,枳实能理气,柴胡能疏肝,一般认为本方能疏肝理气,治疗肝胆气滞引起的各种疾病,后世的逍遥散和柴胡疏肝散两方即是在本方基础上加减而成,逍遥散可以看成是四逆散合上当归芍药散,去了枳实、泽泻,加了薄荷、煨生姜,柴胡疏肝散是四逆散加上川芎、陈皮、香附。
通过对柴胡剂诸方的分析,发现它们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关系,都是以小柴胡汤为基础加减而成,只有弄懂了小柴胡汤,其他类方也就容易理解了。柴胡剂作为临床上的一大类方,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也不要滥用柴胡剂。
.2.14
更多干货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