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邪为过敏性鼻炎发病常见病因。由于素体阳虚或感受外界寒凉之气,过敏性鼻炎的发病可由寒邪而致,寒邪具体分外寒和内寒两种。外寒即外感六淫之寒,内寒为阳气虚衰导致的虚寒。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肺主一身之表,司腠理开阖,寒邪侵犯人体首先犯肺,肺开窍于鼻,故见鼻塞、鼻痒、流清涕等症。因此,外感寒邪常常是过敏性鼻炎发作和加重的重要诱因。另外,当机体阳气虚衰时可出现寒从中生的虚寒之象,虚寒也可导致过敏性鼻炎的发作。其中与此病关系密切的为肺脾肾三脏的虚寒证,寒从中生,阳气虚衰势必影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最终诱发过敏性鼻炎的发病。
检索《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方剂,共得到40首。上述40首方剂中治疗实证者27首,其中又以外感风寒、肺热、气郁痰阻以及寒热错杂证为主,虚证共有5首,其中覆盖了气虚证的方剂就有3首,虚实夹杂证8首方剂中,兼有气虚证者就有5首,因此认为气虚在过敏性鼻炎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即为鼻塞,提示患者多有气机不通、清窍闭塞的病机,而中焦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其气虚或气滞均可导致气机不利、升降失常,故九窍不利均可从中焦脾胃论治。
同时,上述方剂中也涵盖了针对肺热、脾肾虚寒、肝气郁结、阴虚肺燥、外感凉燥、瘀血内停、痰浊内阻等致病因素的药物,体现古人对过敏性鼻炎病机认识的全面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临床上内生火热、内生湿热、内生寒湿病证日益增多,因此需在充分领会古方精髓的基础上进一步针对现代患者的病情进行治疗。上述40首方剂,除羊肉天真丸、苁蓉牛膝汤、疏痰汤、滚痰丸、审平汤、除热清肺汤7首方剂外,其他方剂中均应用了风药。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好发的春季正是厥阴风目当令之时,夏末秋初又是人体湿气最盛之时,风药能祛风燥湿,所以风药与过敏性鼻炎的病机甚是契合。不论是外感风寒、外感风热、中气不足还是肝气郁结所致的过敏性鼻炎,都可应用辛温疏散(必要时佐以苦寒)的风药。风药除可把郁闭的寒邪化散开,通风透气,加强局部气机流通,使鼻窍通畅外,其本身还有疏肝理气的作用,可促进气机升降恢复正常。
通过上述方剂分析发现,自南北朝至明清早期风药应用甚为广泛,至明清中后期风药的应用才有所减少,考虑可能是受温病学派的影响所致。然而,风药作为阳药中最为轻灵善动的一类,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多有阳气不足的病证时作用不可替代。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