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地胆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每日一读药香悠悠陈宗琼
TUhjnbcbe - 2021/8/11 15:54:00

药香悠悠

作者:陈宗琼

一场久违的新雨,走入初夏的夜晚。淅淅沥沥,在雷鸣电闪中欢畅地下了一宿。

接连几天,雨下个不停,使得田野上那卷成喇叭筒的玉米苗舒展了愁颜,山野中沉睡的杂草从睡梦中醒来也开始孕育发芽,往日里无精打采的树木此刻也恢复了应有的蓬勃生机。

城鼓楼的小广场上,立上了大红色的遮阳伞。伞下的地面上一溜烟地摆满了各种“药根根”,无需刻意留意日历上的时间,看此光景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到:哦!原来是端午节到了。

图/王若蕾

五月五是端午,端午节最初是夏季驱离瘟神和祭龙的节日,民间素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菖蒲等习俗。传说屈原投江以后,民众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投放食物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屈原入梦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形成了后来的粽子。

古城的端午节风俗以吃药根根、粽子,挂艾草菖蒲为主。起先端午习俗那是方圆百里不尽相同的,而吃药根根则是起源于古城的独特习俗,后来逐渐地周边地区也开始实兴起来了。

端午节开始的前几天,山民们从大山中挖来新鲜的牛蒡根、*参、玉竹、*精等进入药市贩卖。不大的古城刹那间沸腾起来,腿脚还算利落的大爷大妈们,不厌其烦的穿梭于药摊中,对比挑选出各自喜欢的药根根满载而归。

图/王若蕾

端午节当天大清早,晨曦微露中,碧绿的艾草和菖蒲叶尖上还挂着夏夜里晶莹的露珠,挤满了古城的街头巷尾。淡淡的药香撩拨得早起的人们,匆忙赶去买回艾草菖蒲,悬挂在自家大门的门楣上以此驱邪避暑。

端午节的早餐自然是吃粽子、咸鸭蛋,煮大蒜和古城特有的抓酥包子。晚餐主要吃药根根,这特定的吃法一直沿袭至今。

记得我曾问过父亲:“为啥端午祭必须吃这些食物呀?”父亲说:“吃粽子是为了祭奠屈原,吃咸鸭蛋是预防生疮痍,吃煮熟的大蒜是为了驱蚊虫,吃抓酥包子的寓意则是夏收丰盈富足,吃药根根那是健脾除湿养生的。”

吃过早餐,父亲就开始把昨夜浸泡在淘米水中的火腿猪脚刮洗干净,再宰杀一只肥美的大公鸡,将火腿猪脚和鸡块放入大号的砂锅里熬煮出鲜香的高汤。继而加入牛蒡根、*参、玉竹、*精等小火慢炖。药根根在高汤不停翻滚的淬炼下,经过差不多半天时间一锅味香色美的药根根就煮好了。药香混合着高汤的香味,凝聚成一种特有的味道,鲜香扑鼻,记忆悠长。

图/付永鹏

经过文火漫长时间熬煮出来的药根汤,对人体有着排毒滋补之功效。端午节的药根汤,犹如我们人生的写照般,历经沧桑岁月的洗礼,需要不断地破除一些陈旧陋习,去其糟粕,留其精髓,在岁月中沉淀,在不断的舍弃中得以升华。

都说端午时节里百草皆是药,确实是有道理的。我们吃药根根内服吸收,外用伸筋草、千里光等草药煮水用于身体皮肤的清理。更有一些民间小偏方草药,经典得却是几近失传了。

记忆中,只有在端午时节,大山里为数不多的懂药材有经验的采药人,才会攀援到绝壁悬崖上,采一种方言叫巴崖芪的药材,在密林深处找寻一种叫兔耳风的稀奇草药。而这两种草药我有好多年不曾在见过了,也不曾知道在《本草纲目》里是否有过它们的记载,更不知道它们的学名。但是它们的药理价值我是知晓的,也是亲身受益过的。

有一年夏收时节,那时候乡村学校是要放农忙假的。农忙假,顾名思义是让老师学生回去帮忙做农活。而于我们这帮猴孩子来说则是满地撒欢的好时节,抓蚂蚱,摘野果子,上树掏鸟窝……寻不到好玩的了,才抄起镰刀去帮忙割麦子。我没有割上几把麦子,镰刀就划到了手上。刀锋利用力又猛,左手食指上划拉出一大条口子,炙热的血从白晃晃的口子泉涌而出,痛极了。小伙伴们慌忙摘来青蒿捣碎敷在伤口上,并用手绢包扎住手指,待回到家里后自己简单清洗一下患处,上了一些云南白药,继续跑出去疯玩去了。

图/王若镭

过了几天不见好,伤口还感染化脓了。于是对父亲嚷嚷道:“医院了。”父亲看了伤口说:“不用,我给你擦点巴崖芪吧。”只见父亲拿来一截像树根一样的东西。我疑惑的问:“这管用吗?我用的云南白药都没好。”“闺女,这有效的。这药是我从土郎中张老表那里讨来存起的刀口药,很金贵的,他只舍得给了我这一小截呢。”父亲说着用小刀刮了一些粉末直接敷在我化脓的伤口上。第二天清早起来,化脓的伤口竟然开始结痂了,肿痛感消失了许多,不两天就奇迹般的好了。如若不是亲身经历过,谁能相信如此单一的小小药材会有如此神奇的疗效!

而兔耳风的奇特功效我就不再一一赘述了,那种草药的样子只剩下模糊的记忆,灰灰的一株干草叶,长在土里是啥模样我却是无从知晓的。如今土郎中已经去世多年了,那些识草药,能上悬崖的采药人也逐渐消失,听说都没有留下传人。

这些端午时节民间稀奇的小偏方草药,却是再也寻不到了,只余悠悠药香飘荡在记忆的深处……

文稿编辑:付廷江播音:阳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每日一读药香悠悠陈宗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