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五味古法中医”→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就不会错过每篇好文章啦!
1
别名:泻心汤(《备急千金要方》卷l0)。
组成:半夏(12g)*芩干姜人参各三两(各9g)*连一两(3g)大枣12枚甘草三两(9g)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煮,取三升,日三服。
功用: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主治:胃气不和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
病机分析:所治痞证,原系小柴胡汤误下,伤及中阳,阳虚则寒,邪热乘虚而人,以致寒热错杂,虚实相兼,邪聚于中焦,遂感局部堵塞不舒,而成痞硬,因邪属无形,故满而不痛;脾胃失和,升降失常,则见呕吐,肠鸣下利;苔腻而微*,屑胃气不和之征。
配伍意义:适应证的病机甚为复杂,既有寒热错杂,又虚实相兼,以致中焦不和,升降失常。尽管如此,实以邪热内陷为主,故方宜选*连为君,该药苦降寒清,以泻内陷之热邪,病因既除,胃气自和。
恰如《本草正义》卷2所谓*连大苦大寒,苦燥湿,寒胜热,能泄降一切有余之湿火,而心、脾、肝、肾之热,胆、胃、大小肠之火,无不治之。上以清风火之目病,中以平肝胃之呕吐,下以通腹痛之滞下,皆燥湿清热之效也。*芩性能近似*连,增强其寒清苦降之功。
《本草图经》卷6曾曰:“张仲景治伤寒心下痞满,泻心汤四方皆用*芩,以其主清热,利小肠故也”,是为臣药。半夏、干姜均为辛开之物,合用能散结消痞,其中半夏味苦,又降逆止呕,与*连相伍,和胃之效尤佳。《医学启源》卷下谓:“大和胃气,除胃寒,进饮食。”张寿颐亦曰:“半夏味辛,辛能泄散,……辛以开泄其坚满,而滑能降达逆气也”(《本草正义》卷7)。夏、姜性皆温热,又能散寒。《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卷上云:“生姜能散水气,干姜善散寒气,凡呕后痞硬,是上焦津液已干,寒气留滞可知,故去生姜而倍干姜。”两味亦为臣药。更用人参、大枣、甘草补中益气,以调养下后损伤之胃气,另外,既可防芩、连之苦寒伤阳,又防夏、姜之辛热伤阴,共为佐药。而甘草尚能调和诸药,可兼使药之用。
综观全方,连、芩苦寒降泄清热,夏、姜辛温开结散寒,参、枣、草甘温益气补虚。诸药合用,将聚于心下之邪气横疏纵畅中运,则痞满易消,清升浊降,则吐泻自止。另外,连、芩、夏味苦,还可燥湿,若胃有湿热或痰湿者,亦甚合适。总之,寒热并用,苦降辛开,补泻兼施为本方的配伍特点。
2
临床运用:1、证治要点本方用治中气虚弱,寒热错杂,升降失常,而致肠胃不和者。以心下痞满,呕吐泻利,苔腻微*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热多寒少以芩、连为主,寒多热少重用干姜,浊饮上泛重用半夏,寒热相等宜辛苦并行;若痞证呕甚而中气不虚,或舌苔厚腻者,可去人参、大枣,加枳实、生姜以理气止呕。
3、现代常用本方治疗急性和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口腔粘膜溃疡等属寒热错杂肠胃不和者。
使用注意:本方适用于寒热错杂之痞证。若痞为气滞或食积等原因所致者,不宜使用本方。
源流发展:本方首载于《伤寒论》第条,实由小柴胡汤去柴胡、生姜,加*连、干姜而成。因君药已换,故方名、主治亦随之而变,可见其源于小柴胡汤。在主治方面,《伤寒论》谓:“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心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金匮要略》又补充曰:“呕而肠鸣,心下痞者”。
后世医家的记载更为详细而具体。诸如《外台秘要》卷2引《删繁方》:“上焦虚寒,肠鸣下利,心下痞坚”;《备急千金要方》卷40:“老小下利,水谷不化,肠中雷鸣,心下痞满,干呕不安’;《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8:“心实热,心下痞满,身*发热,干呕不安,溺溲不利,水谷不消,欲吐不吐,烦闷喘息”。
《类聚方广义》:“痢疾腹痛,呕而心下痞硬,或便脓血,及饮汤药后,下腹部每漉漉有声而泄者;症瘕积聚,痛浸心胸,心下痞硬,恶心呕吐,肠鸣下利者。”
.
关于本方的组成变化,《伤寒论》中即有数首衍化方,适应证亦有所扩展。条的生姜泻心汤,系该方减干姜量加生姜以散水气,用于“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
条的甘草泻心汤为本方加重甘草用量,增强益气之力,又能缓中,主治“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
条的*连汤,即本方去*芩加桂枝,减清热之功,增温散作用,主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
其后,《兰室秘藏》卷上之枳实消痞丸,系本方去*芩、大枣,加枳实、厚朴、白术、茯苓、麦芽曲,功能开胃进食,主治心下虚痞,恶食懒倦,右关脉弦等。可见,在组成变化的同时,适应证亦有所拓宽。
3
疑难阐释:1、关于半夏泻心汤的“泻心”与所治心下痞满的“心下”这里的“心”,是指脾胃而言,并非所谓解剖学上的“心”。对“泻心”的理解,李时珍曾曰:“泻心汤也,亦泻脾胃之湿盛,非泻心也”;“胃之上脘在于心,故曰泻心,实泻脾也”。李畴人亦曰:“名曰泻心,实泻胃中寒热不和之邪耳”(《医方概要》)。而对“心下”的解释,钱天来认为:“心下者,心之下,中脘之上,胃之上脘也,胃居或曰心下也”。今人李克绍教授亦谓:“心下……单指的胃,或胃周围”。
2、关于对“痞”证的理解所谓“痞”,即阻塞不通之意。吴昆解释曰:“以既伤之中气而邪乘之,则不能升清降浊,痞塞于中,如天之不交而成痞,故曰痞”。陈蔚亦明确指出:“但满而不痛者为痞,痞者,否也,天气不降,地气不升之义也”。即上下失之交泰之谓。因其病因为无形之邪所致,所以“但满而不痛”,又称虚痞。
3、关于本方病机“寒热互结”之说有关半夏泻心汤的病机分析,《方剂学》教材二版、五版、六版均提到“寒热互结”是其发病原因之一。现今,有的医家对此提出质疑。其中王琦等认为:“半夏泻心汤所治的心下痞硬,其病理是寒热互结吗?因为干姜辛热,*连苦寒,半夏泻心汤中姜、连合用主治心下痞硬,因此有的注家就把半夏泻心汤证心下痞硬的病理说成是寒热互结。
4、关于方中君药的认识一是成无己等主张以*连为君药。他说:“痞者,留邪在心下,故治痞曰泻心汤,*连味苦寒,*芩味苦寒,《内经》曰,苦先人心,以苦泄之。泻心者,必以苦为主,是以*连为君”;二是柯琴等认为以半夏为君药。他说:“此痞本于呕,故君以半夏,……”(《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卷上)。或因以半夏命名,《方剂学》六版教材亦持这种观点。有的则采取回避态度,如《方剂学》二、五版教材。今以两种意见而论,我们当先从原文分析其病因、病机。“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俱,而以他药下之,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于此可知,痞证为邪在半表半里时,误用下法,虚其中气,外邪乘虚内陷所致。《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注》卷2曰:“如系虚热而呕之痞,则宜半夏泻心汤。”此处的“虚热”,乃与结胸证相对而言。痞证是无形之热痞结心下,并无痰水互结,故不可用大陷胸汤之峻攻,而是遵“热者寒之”的原则,选用苦寒之*连为君以泄热消痞,说明苦降是方中的主要方面。其次,从五泻心汤综合分析,诸方皆用*连、*芩以泄热除痞,其余根据病情之变化,或合大*(大**连泻心汤)以清泄实热之痞;或再加附子(附子泻心汤)以治兼有表阳虚之痞证;也有配伍半夏、生姜、干姜、人参、甘草、大枣(半夏、生姜、甘草泻心汤)同用以治寒热错杂、虚实相兼之痞证,因此遂有五方之异。其中芩、连的苦寒泄热,是其共性,所以柯琴说:“泻心者,必以芩、连”。
5、本方既治痞满,方中为何选用甘温壅滞之人参、大枣、甘草?这应从半夏泻心汤的病机谈起。该方所治的心下痞满,乃是寒热错杂、虚实相兼所致,可见中虚不运也是致痞的原因之一。而参、枣、草三味功能补中益气,脾气健旺,则运化之力自复,不但无增满之虞,而且尚有助于除满消痞,体现了“塞因塞用”的反治法,充分反映了仲景治病用药的辨证思路。
4
方论选录:1、成无己:“凡陷胸汤,攻结也;泻心汤,攻痞也。气结而不散,壅而不通为结胸,陷胸汤为直达之剂。塞而不通,否而不分为痞,泻心汤为分解之剂。所以谓之泻心者,谓泻心下之邪也。痞与结胸有高下焉。结胸者,邪结在胸中,故治结胸曰陷胸汤。痞者,留邪在心下,故治痞曰泻心汤。*连味苦寒,*芩味苦寒,《内经》曰:苦先人心,以苦泄之。泻心者,必以苦为主,是以*连为君,*芩为臣,以降阳而升阴也。半夏味辛温,干姜味辛热,《内经》曰:辛走气,辛以散之。散痞者必以辛为助,故以半夏、干姜为佐,以分阴而行阳也。甘草味甘平,大枣味甘温,人参味甘温。阴阳不交曰痞,上下不通为满。欲通上下,交阴阳,必和其中。所谓中者,脾胃是也。脾不足者,以甘补之,故用人参、甘草、大枣为使,以补脾而和中。中气得和,上下得通,阴阳得位,水升火降;则痞消热已,而大汗解矣。
2、许宏:“病在半表半里,本属柴胡汤,反以他药下之,虚其脾胃,邪气所归,故结于心下,重者成结胸,心下满而硬痛也;轻者为痞,满而不痛也。若此痞结不散,故以*连为君,苦人心以泄之。*芩为臣,降阳而升阴也。半夏、干姜之辛温为使,辛能散其结也。人参、甘草、大枣之甘,以缓其中,而益其脾胃之不足,使气得平,上下升降,阴阳得和,其邪之留结者,散而已矣。《经》曰:辛人肺而散气,苦人心而泄热,甘以缓之。三者是已”。
3、徐彬:“呕本属热,然而肠鸣则下寒,而虚痞者阴邪搏饮结于心下,即《伤寒论》所谓胃中不和,腹中雷鸣也。故主半夏泻心汤,用参、甘、枣以补中,干姜以温胃泄满,半夏以开痰饮,而以芩、连清热,且苦寒亦能泄满也。
4、柯琴:“盖泻心汤方,即小柴胡去柴胡加*连干姜汤也。不往来寒热,是无半表证,故不用柴胡。痞困寒热之气互结而成,用*连、干姜之大寒大热者,为之两解,且取其苦先人心,辛以散邪耳。此痞本于呕,故君以半夏。生姜能散水气,干姜善散寒气,凡呕后痞硬,是上焦津液已干,寒气留滞可知,故去生姜而倍干姜。痞本于心火内郁,故仍用*芩佐*连以泻心也。干姜助半夏之辛,*芩协*连之苦,痞硬自散。用参、甘、大枣者,调既伤之脾胃,且以壮少阳之枢也”。
5、钱潢:“半夏辛而散痞,滑能利膈,故以之为君。半夏之滑,见小陷胸汤方论中。干姜温中,除阴气而蠲痞,人参、炙甘草大补中气,以益误下之虚,三者补则气旺,热则流通,故以之为臣。*芩、*连,即前甘草泻心汤中之热因寒用,苦以开之之义,故*连亦仅用三倍之一,以为之反佐。大枣和中濡润,以为倾否之助云。”
6、尤怡:“痞者,满而不实之谓。夫客邪内陷,既不可从汗泄,而满而不实,又不可从下夺,唯半夏、干姜之辛能散其结,*连、*芩之苦能泄其满。而其所以泄与散者,虽药之能,而实胃气之使也。用参、草、枣者,以下后中虚,故以之益气,而助其药之能也。”
5
验案举例:1、严重失眠症《伤寒解惑论》:某女,年约六旬,山东大学干部家属。年春,失眠症复发,屡治不愈,日渐严重,竟至烦躁不食,昼夜不眠,每日只得服安眠药片,才能勉强略睡一时。按其脉涩而不流利,舌苔*厚粘腻,显系内蕴湿热。因问其胃脘满闷否?答曰:非常满闷。并云大便数日未行,腹部并无胀痛,我认为这就是“胃不和则卧不安”,要使安眠,先要和胃。
处方:半夏泻心汤原方加枳实。
傍晚服下,当晚就酣睡了一整夜,满闷烦躁都太见好转。接着又服了几剂,终至食欲恢复,大便畅行,一切基本正常。
2、梅核气《金匮方百家医案评议》:某女,40岁。初诊:年5月8曰。今春以来,感咽嗌间如有物梗阻状,心下痞满,不思饮食,甚则思泛,形体消瘦,面色苍*(某医院检查未见消化道实质性病变),寐卧不安,苔腻,脉涩。湿热积滞,胃失和降,宜和胃散结清湿热。
方用:太子参9g,姜半夏9g,*芩6g,川连4。5g,干姜4。5g,茯苓12g,炙甘草9g,姜竹茹12g,川朴6g。5剂。二诊:5月14日。药后噫嗳频仍,心脘舒如,神情爽然,原方意加减,原方川连改为1.5g,并去姜竹茹,加北秫12g。
3、疟后痞呕《伤寒论汇要分析》:某男,30岁。患疟疾3天,经内服奎宁片后,疟疾虽止,但觉胸中痞闷,食后欲呕,但又不得呕,尤其见到油腻食物即生恶心感。甲医认为疟后余邪未解,与小柴胡汤2剂,未见减轻;乙医认为疟后脾虚,进以六君子汤2剂,痞闷更甚。患者脉弦,舌苔白,自述除胸痞、恶心欲呕外,并无其他痛苦。此证断为疟后余邪未解尚是,但无往来寒热于外,非小柴胡汤所主。至于认为脾虚而用六君子汤,则似嫌过早。本病虽无往来寒热于外,但有寒热互结于内,所以胸中痞闷,治拟予半夏泻心汤,药取寒热消补并施,仍不离少阳和解之意。
处方:半夏9g,*芩6g,潞*参9g,干姜4.5g,*连4.5g,甘草3g,大枣3枚。服1剂后,恶心全除,胸痞大减,食欲稍振。次日照原方再服1剂而愈。
4、脘痞《金匮方百家医案评议》:某男,60岁,退休职工。年6月6日初诊:素啖高梁厚味,助湿蕴热。近旬来自觉中脘痞满,小溲微*,脉缓,苔略*腻,此属酒家湿热中阻,治宜寒热并用,苦辛通降,用半夏泻心汤加味。
方用:制半夏9g,*芩6g,干姜3g,*连2.4g,*参9g,炙甘草3g,大枣5枚,炒枳实6g,炮鸡金6g,焦六曲12g,茯苓12g,车前子12g。5剂。并嘱尽量少吃酒类、荤腻之品。
复诊:6月23日。前方共进10剂,中脘痞满见瘥,小溲转清。诊其脉实有力,右关尤甚,苔略*腻。仍拟前法,去补虚之品,加消导之属。复诊方去*参、炙甘草、大枣之补中,车前子之清利;加焦山楂12g,炒谷麦芽各12g,黑山栀9g,淡豆豉9g,以消导积滞,清热和胃。再服7剂而愈。
按语:案1老妇不眠不食,胃脘满闷,舌苔*厚粘腻,显系“胃不和则卧不安”。宗《灵枢。邪客篇》“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之旨,投半夏泻心汤加枳实,苦辛通降,补泻兼施,终于使壅塞决渎,经络大通,阴阳调和而其卧立至。
案2梅核气,伴有心下痞满,不思饮食,寐卧不安,苔腻脉涩等症,经投半夏厚朴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调气散结,和胃治痞,果获良效。
案3胸中痞闷,食后欲呕,虽发生于疟病之后,但无寒热往来于外,非小柴胡汤之所主;又无脾虚脉证,更非六君子汤之所宜,故宜乎投之不效。俞老仅仅抓住“胸中痞闷”这一主症,仍不离和解之法,投半夏泻心汤而愈。说明遣方用药当随证而转,切不可囿于旧疾,忽于新病。
案4患者性嗜膏粱,湿热内生,以致脘痞溲*,故用半夏泻心汤清热燥湿,苦辛通降,兼顾中气之虚。并加枳实消痞散结,六曲、鸡金消酒肉之积,茯苓、车前通利小便。复诊时脉实有力,右关尤甚,故去参、甘、大枣;小便清利,故去车前。因患者伤于肉食,积热未清,苔略*腻,则又加入山楂、谷麦芽消导积滞,山栀、豆豉清热和胃。山栀、豆豉合枳实,为《伤寒论》枳实栀子豉汤,可用治食积轻证,浙江名医魏长春氏尝用之。此亦师心于魏氏也。
5、伤食吐泻《治验回忆录》:某男,5岁,伤食吐泻,口渴尿少。医者不问病源,贸然进以温补药,企图止之,病反剧。后医又以水湿分利失常,治以五苓散,渴未减而吐利如故,因迎余治。诊视指纹淡红隐隐,心烦欲饮,水人则吐,食亦少进,舌苔*白而腻,腹鸣下利,时呕,一大便稀,淡*有腥气,嗜睡不少动,病月余矣。综合判断,乃系肠热胃寒,食积湿困之象,既不可温,又不可凉,治宜寒温并用,处以半夏泻心汤。半夏降逆止呕,参、姜、草益气温中,芩、连清理肠热,枣、草甘温和胃,增茯苓健脾利水,花粉生津止渴,以宏效果。服后吐泻均减,再剂病瘥。惟病久虚极,进以参苓白术散平调脾胃,十剂能行,又半月而健。
按语:本案虽由伤食引起,但经吐泻耗津,又病已月余。其心烦欲饮,水人则吐,颇似五苓散证,用五苓散不效者,以此方只能分利水湿,而无辛开苦降之功也。根据指纹和症状综合判断,此为肠热胃寒,食积湿困之证,故用本方增人利水生津之品而愈。
6、脘痞吐泻《伤寒论通俗讲话》:某男,36岁。素有酒癖,因病心下痞闷,时发呕吐,大便不成形,日三四行,多方治疗,不见功效。脉弦滑,舌苔白。此证为酒湿伤脾,升降失调,痰从中生。痰饮逆胃则呕吐,脾虚气陷则大便不调,中气不和,气机不利,故作心下痞。拟方:半夏12g,干姜6g,*芩6g,*连6g,*参9g,炙甘草9g,大枣7枚。服1剂,大便泻出白色粘涎甚多,呕吐遂减十分之七。再1剂,则痞利俱减。又服2剂则病痊愈。
7、脘腹胀痛《当代医家经验方》:某男,42岁,*人。平素脘腹隐痛,食后较重,时有肚胀,呃气吞酸,烧心嘈杂,二便正常。检查:形体消瘦,慢性病容,脉缓,苔白微*。结合镜检,诊为反流性胃炎。拟以降逆止痛,健胃抑酸为法。方选为半夏泻心汤化裁。
处方:半夏9g,*芩6g,人参3g,甘草3g,*连9g,木香9g,乌贼骨15g,吴茱萸6g。取药5剂,煎两汁,嘱其隔日1剂。先后服用20剂而治愈。
6
附方:1、生姜泻心汤(《伤寒论》)生姜切四两(12g)甘草炙三两(9g)人参三两(9g)干姜一两(3g)*芩三两(9g)半夏洗半升(9g)*连一两(3g)大枣擘十二枚(4枚)上八味,以水一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和胃降逆,散水消痞。
主治: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
2、甘草泻心汤(《伤寒论》)甘草炙四两(12g)*芩三两(9g)半夏洗半升(9g)大枣擘十二枚(4枚)*连一两(3g)干姜三两(9g)(注:《伤寒论》原方无人参,《金匮要略》载该方有人参,结合方证分析,本方当有人参)上七味,以水一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益气和胃,消痞止利。
主治: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
半夏、生姜、甘草三泻心汤,组成中均有半夏、干姜、*连、*芩、人参、大枣、甘草七味,皆能散结消痞,和胃益气,用于胃气不和之心下痞硬,呕逆下利等症。但同中有异,其中半夏泻心汤辛开之力较强,主治心下痞满较甚者;生姜泻心汤于半夏泻心汤减干姜二两,加生姜四两,旨在散水气,和胃止呕,对于水气偏重,呕逆较突出,并伴干噫食臭者颇为适宜。《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注》卷2云:“名生姜泻心汤者,其义重在散水气之痞也”;而甘草泻心汤,则为半夏泻心汤加甘草一两,补中益气之力益增,主治胃虚益甚,下利日数十行,完谷不化等。
品牌传播
企业专访
投稿合作
请添加: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