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女,31岁,每次例假后整个头隐隐作痛。无忧结合舌诊照片,分析气血两虚头疼,因为例假出血,体内血少引起头疼。为啥气血两虚呢?因为这位朋友当一个企业中层干部,事无巨细,思虑重伤脾。第一,脾主统血,脾虚时,例假出血多,气血不足。第二,脾主运化。当脾虚时,你补再多营养物质,身体吸收不了啊!所以治疗要健脾。无忧处方:人参归脾丸,在上午九点到十一点~经当令期间一次吃三丸。
#意外收获#南怀瑾先生的道家养生脐灸法,无忧尝试做了几次,用过后精神体力还好,只是一天数次大便,只好停用。正好几个寒湿便秘的中老年朋友咨询,送给他们贴肚脐,用了几次,居然不再便秘了[呲牙]。考虑到这是一个安全的治疗方案,所以放在
东汉末年,各地灾害严重,很多人身患疾病。南阳有个名医叫张机,字仲景,自幼苦学医书,博采众长,成为中医学的奠基人。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医德高尚,无论穷人和富人,他都认真施治,挽救了无数的性命。
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的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吃了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出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偏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张仲景距今已近年,但他折“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今天,我们用不着用娇耳朵来治冻烂的耳朵了,但饺子却已成了人们最常见、最爱吃的食品。
今天收到几十个朋友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