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地胆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和解少阳,内泻热结的大柴胡汤的经方原理
TUhjnbcbe - 2022/6/20 16:15:00
以治疗白癜风为主 http://hunan.ifeng.com/a/20170705/5797804_0.shtml
很多人对小柴胡汤名字熟悉,但是对大柴胡汤就比较陌生了。其实就像小青龙汤和大青龙汤一样,有小就有大,小和大的区别在这里是范围的意思,同时也包含着症状的变化。比如大青龙汤的时候,是外有高压,但是内部正气都是一致向外,只是被邪气包围突围不出去。到小青龙汤的时候,外部的压力使得内部出了叛变,由津液转成水饮。大青龙汤时要自带粮草,所以要有人参生姜甘草大枣之类,小青龙汤时就不需要了,因为有现成的叛变的水饮,归顺后还是好同志嘛。所以我说这一个病症的递进和范围的变化。那么这个大柴胡汤和小柴胡汤是什么区别呢?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我们今天来学一下大柴胡汤的经方方义。

?、大柴胡汤适应症

大柴胡汤《金匮要略》柴胡(15克)*芩(9克)芍药(9克)半夏(9克)生姜(15克)枳实(9克)大枣(4枚)大*(6克)和解少阳,内泻热结。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脉弦数有力。(本方常用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少阳阳明合病者。)水煎2次,去渣,再煎,分两次温服。本方主治少阳阳明合病,仍以少阳为主。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表明病变部位仍未离少阳;呕不止与郁郁微烦,则较小柴胡汤证之心烦喜呕为重,再与心下痞硬或满痛、便秘或下利、舌苔*、脉弦数有力等合参,说明病邪已进入阳明,有化热成实的热结之象。在治法上,病在少阳,本当禁用下法,但与阳明腑实并见的情况下,就必须表里兼顾。陶节庵曰:伤寒邪热传里,须看热气浅深用药,三焦俱伤,则痞、满、燥、实、坚全见,宜大承气汤。邪在中焦,则有燥、实、坚三证,宜调胃承气汤,加甘草和中,去枳、朴者,恐伤上焦氤氲之气也。邪在上焦,则痞而实,宜小承气汤,去芒硝者,恐伤下焦真阴也。若表证未除,里证又急,不得不下者,则用大柴胡汤通表里而缓治之。大承气最紧,小承气次之,调胃承气又次之,大柴胡又次之,盖恐硝性燥急,故不轻用。我们这里回顾一下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证和小柴胡汤证的症状很像,只不过大柴胡汤证的症状更加严重一些。我们看看小柴胡汤证是怎么说的: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这里的区别就是小柴胡汤是默默不欲饮食,是不愿吃东西,因为有微微呕吐的感觉,但是到大柴胡汤的时候,这个已经是呕不止了。也就是说小柴胡汤的时候,勉强可以吃东西,但是大柴胡汤已经无法下咽了。小柴胡汤证是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到大柴胡汤就是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什么原因呢,还是和小柴胡汤讲解的时候说的,少阳证比较变动不居,一会再小腹,一会在胸口,一会可能还在胁下,没有固定的地方,但是到了大柴胡汤证的时候,已经聚到心下,心下就是阳明胃,所以这时候是更多的向阳明经转移了,所以才有内实。而舌苔*,脉弦数有力也是证据,舌苔*是内有蕴热,脉弦数有力,是因为阳明胃经多气多血。《伤寒琐谈》:呕这里仍然不止,就说明邪气未被驱除,结合下面说的“心下急”,可知这时的呕是由于正邪相争于中焦,导致中焦痞塞不通造成的。由此可以看出,大小柴胡汤证都有呕,但其病机不同。小柴胡汤证中正邪是分离的,之所以有呕是因为正有向上抗邪的势头,整个方子的趋势也是向上向外。大柴胡汤证中因为邪气更加入里,正邪扭结在一起,呕是由于中焦道路的不通。小柴胡汤证也有烦,但那是无形之热扰乱胸中,这里的烦是有形之邪的阻塞,如甘草泻心汤证的“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所以本证是小柴胡汤证用下法以后,使病位已偏于半里,小柴胡汤中虽然有半夏,但总的趋势还是向外解的,并不能开半里之结,这就要用大柴胡汤。大柴胡汤不用人参甘草之补。而加枳实芍药以疏通破结大便秘结的还可以加大*,这是一方二法。如果您对此还不清晰,我们再引用上回说的小柴胡汤的讲解,对比一下就会清楚许多的。点击链接??大名鼎鼎的小柴胡汤,你知道是调理什么的吗??、大柴胡汤方义

方义学习:

本方系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大*、枳实、芍药而成,亦是小柴胡汤与小承气汤两方加减合成,是和解为主与泻下并用的方剂。小柴胡汤为治伤寒少阳病的主方,因兼阳明腑实,故去补益胃气之人参、甘草,加大*,枳实、芍药以治疗阳明热结之证。《医方集解》说:“少阳固不可下,然兼阳明腑实则当下。”方中重用柴胡为君药。配臣药*芩和解清热,以除少阳之邪;轻用大*配枳实以内泻阳明热结,行气消痞,亦为臣药。芍药柔肝缓急止痛,与大*相配可治腹中实痛,与枳实相伍可以理气和血,以除心下满痛;半夏和胃降逆,配伍大量生姜,以治呕逆不止,共为佐药。大枣与生姜相配,能和营卫而行津液,并调和脾胃,功兼佐使。总之,本方既不悖于少阳禁下的原则又可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使少阳与阳明合沄得以双解,可谓一举两得。正如《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所说:“斯方也,柴胡得生环倍,解半表之功捷;枳芍得大*之少,攻半里柴胡汤专于和解少阳一经者力量为大,名曰“大柴胡汤”倪海厦老师讲解大柴胡汤?、药物药性分析

下面我们把这几味主要的药和不熟悉的药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

《本草备要》——柴胡

宣,发表和里,退热升阳

苦平微寒,味薄气升为阳。主阳气下陷,能引清气上行,而平少阳、厥阴之邪热(肝、胆、心包、三焦相火。时珍曰:行少阳,*芩为佐;行厥阴,*连为佐),宣畅气血,散结调经(昂按:人第知柴胡能发表,而不知柴胡最能和里。故劳药、血药,往往用之。补中益气汤,逍遥散,皆用柴胡,取其和中,皆非解表)。为足少阳(胆)表药(胆为清净之府,无出无入,其经在半表半里,法当和解,小柴胡汤之属是也。若病在太阳,服之太早,则引贼入门;若病入阴经,复服柴胡,则重虚其表。最宜详慎)

《药性琐谈》讲解:柴胡与前胡:柴胡与前胡有些相似,有时在一块使用,如人参败毒散。古人认为二者的区别是一升一降,但前胡也有散风清热的作用,与下气的作用不能统一,所以需要分析一下它是怎样下气,与大*、枳壳等单纯的下行有什么区别。柴胡与前胡都是伞形科植物,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外形也有些相似。但柴胡叶狭长尖锐,类似竹叶,前胡的叶子就显得比较宽圆;柴胡绿叶*花,看起来比较鲜艳;前胡开紫花,叶子也稍带紫色。我们比较一下二者的形象。柴胡显得年轻朝气,前胡显得老成稳重,再看采收时间,柴胡春秋二季采挖,这时还没有落叶,前胡要等到深秋或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可见柴胡要取其生长之性,前胡要取其收藏之性。古人为什么要这么定采集时间呢,主要是为了物尽其用,前胡既然不思进取,即使春天采集,生发之性也比不了柴胡因此避其短,用其长,干脆等它老了再采,就用它的下降之性。柴胡自然刚好相反。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柴胡是一个有开拓力的小伙子,一往直前;前胡在年轻时也在生长,但上进心不强,一边生长,还一边想着归根,就在这种矛盾状态中进入了老年,最终还是性向下行,叶落归根了。所以说柴胡是纯升,前胡不如它积极,是升与降的矛盾统一。治疗寒热邪气体现了它能升,豁痪下气又反映了它能降,实际上是一味双向的药物。但如果和柴胡配伍或相比较,它的升性就微不足道了,主要表现为降性,所以古人认为柴胡与它一形一降,杨时泰认为两者“一升阳于上,为元气之春夏;一降阳于下,为元气之秋冬也。”《本草备要》——*芩苦入心,寒胜热。泻中焦实火,除脾家湿热。治痢腹痛(便血曰,寒痛忌用。凡腹痛有寒热、虚实、食积,瘀血、痰湿之不同。寒宜温,热宜清,虚宜补,实宜下,食宜消导,瘀血宜行散,痰湿宜化痰利湿。痛时手不可按者为实痛,按之痛止者为虚痛),寒热往来(邪在少阳),*胆五淋,血闭(实热在血分)气逆,痈疽疮疡,及诸失血。消痰(丹溪以*芩降痰,假其降火也。按痰因火动,当先降火)利水,解渴安胎(胎孕宜清热凉血,血不妄行则胎安),养阴退阳,补膀胱水。酒炒则上行,泻肺火,利胸中气(肺主气,热伤气,泻热所以保肺)。治上焦之风热、湿热(丹溪曰:*芩上、中二焦药),火嗽喉腥(五臭,肺为腥),目赤肿痛。过服损胃。血虚、寒中者禁用(得柴胡退寒热,得芍药治痢,得浓朴、*连止腹痛,得桑皮泻肺火,得白术安胎之圣药。时珍曰:仲景治少阳证小柴胡汤,太阳少阳合病下利*芩汤,少阳证下后心满泻心汤,并用之。盖*连苦寒,入心泻热,除脾家湿热,使胃火不流入肺,不致刑金,即所以保肺也。肺虚不宜者,苦寒伤土,损其母也。少阳证虽在半表半里,而心膈痞满,实兼心、肺上焦之邪。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食,又兼脾、胃中焦之证,故用*芩以治手,足少阳相火,*芩亦少阳药也。杨士瀛曰:柴胡退热,不及*芩。时珍曰:柴胡乃苦以发之,散火之标也;*芩乃寒能胜热,折火之本也。东垣治肺热,身如火燎,烦燥引饮。而昼盛者,宜一味*芩汤,以泻肺经气分之火,*芩一两煎服。《本事方》用治崩中、暴下)。《药性琐谈》讲解:*芩:通治一切湿热,性质与*连最为相近,故主治也与*连相辅相行,不过*芩清上焦火,*连清中焦火,也就是说如果心肺有热,用*芩贴切,脾胃有热,用*连更贴切。张元素认为*芩可以利胸中气,所以*芩是一味偏动的药。*芩又名腐肠,空肠,多中空,我们知道中空的药物比如木通,麻*都具有通的特性,*芩也不例外。*芩和*连虽然虽俱治湿热,而*芩治由热而化湿,*连则治由湿而化热。其实这也是由他们的作用位置决定的,*芩作用在上焦,心肺在人体的位置最高,阳气最多,容易积聚邪热,火性炎上,内火常往心肺走,所以是最容易热的。火被郁住,久而生湿(蒸湿)。*连在中焦,中焦脾胃最容易受湿邪所困,湿邪聚久而化热。*芩入心肺,能清热,热无形,所以需要*芩的躁动的性来清,湿有形,更要用*连这样的静的性来一点点的盘它。《本草备要》——半夏辛温有毒,体滑性燥,能走能散,能燥能润。和胃健脾(去湿),补肝(辛散)润肾,除湿化痰,发表开郁,下逆故利水;辛通气,能化液,故润燥。丹溪谓:二陈汤能使大便润而小便长),救暴卒(葛生曰:凡遇五绝之病,用半夏末吹入鼻中即活,盖取其能作嚏也。五绝,谓缢死、溺死、压死、魇死、产死也)王好古日:肾主五液,化为五湿,本经为唾、入肝为泪、入心为汗、入肺为涕、入脾为痰。痰者因咳而动,脾之湿也,半夏泄痰之际,不能治痰之本,治本者治肾也。咳无形,痰有形,无形则润,有形则燥,所以为流脾湿而润肾燥之剂也。俗以半夏为肺药非也,止呕为足阳明,除痰为足太阴。柴胡为之使,故柴胡汤用之。虽云止呕,亦助柴、芩主寒热往来,是又为足少阳也。《药性琐谈》讲解:半夏我们知道,生长收藏对应于四季。夏季阳气最旺,正对应于长的状态,在其他植物都兴高采烈地长的时候,这二味药物硬是能行收藏之令,提前归根,不正是把浮在外面的阳气引藏入阴吗?能够治疗失眠或许就因于此。所以平夏和夏枯草应该是并列关系,而不是对待关系。真正和半夏对待的是柴胡。柴胡子月开始萌动,半夏午月而收。柴胡由下而上,阴中达阳,半夏由上而下,引阳入阴。小柴胡汤是首很玄妙的方子,其方义我们不敢随便来解释,但柴胡、半夏的这种对待结构应该起了一定的作用。半夏的应用非常广泛,仅用引阳入阴是远远概括不了的。它还能开痰散结,说明有辛散之性,辛散和引阳入阴看起来是矛盾的。我们理解,半夏的辛散不同于麻*、细辛的散而向上,它应该是一种“横散”,这是从它止呕的作用推论出的。呕吐是胃气上逆,治疗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是给它一个向下的力量把它压下去,如枇杷叶、代赭石都是这种方法,这是以力取胜不是以巧取胜,如果上逆的力量是一斤的话,下压的力量必须大于等于一斤才能止呕。那么以巧取胜是怎么回事呢?我们知道力道的生克永远是横破竖、竖破横。对方以五十斤的力量打过来,我用十斤的力量横着拨动他,他这五十斤的力量也就被破了。再比如举重运动员,上下的力量有好几百斤,当他举起杠铃时,力量都用在了上下方向,我们轻轻一推恐怕他就站不住了。所以治疗呕吐张仲景都是用半夏、生姜。如果这两味药都是辛散向上的话很难解释其止呕作用,如果说它们是靠下压来止呕的话,这二味明显又不是重镇降逆的药物,只有一种可能,即它们用横劲破了竖劲,是两味横散的药物。试想胃气上逆的劲即使很大,用这两味横散的药一拨,上下的劲也就被破了。半夏、生姜虽然都有横劲,但横中还有区别,生姜是横而略偏上(有发汗作用),半夏横而略偏下,这是因它能引阳入阴,有敛降的作用(《神农本草经》记载它能下气,止汗)。而且麻*辛温上散,令人兴奋失眠;半夏能够治疗失眠,也说明它应该是向下的。由上面的论述我们知道,半夏的化痰散结是靠其横散,是横而偏下,有本草书表示为下气开结。我们体会“下气开结”体现的是一种“劈”劲。有医家认为半夏色白、味辛、性降,是一种金性药。但金还应该进一步分类,既有石膏、知母这样的凉降之金,还有半夏、射干这样的刀斧之金。所以文献说它能开结,是劈开的意思,对于水饮呢,我们常说“哪有利剑能斩水”对水不能用“开”字,而且它又明显不同于生姜的散水,所以《本草衍义》说它能“分水”,像孙悟空,使个分水诀,水向两边分开,中间出现一条路。我们再把它这种开破的劈劲换一种说法,半夏治痰湿表现出的是一种像犁耕地的“分利”作用。羌活之类的风药治湿可以理解为是用“吹风机”吹干的;茯苓、猪苓治湿是向下渗泄的;半夏治湿靠的是“分”,相当于把一片湿地用犁耕一下,把它疏松开,这片地的湿气就容易祛除了。我们看二陈汤的组合为什么好,一堆痰湿黏黏糊糊的,单纯用陈皮这种风药“吹”它,用茯苓这种淡渗药“耗”它,效率都不高。用半夏这种分利药先把它耕开,其他两味药就容易起作用了。半夏治疗结胸、咽中炙脔、痈疽、声不能出、瘿瘤痰核等,都可以用它为“刀斧之金”来解释。生半夏能够导致口咽肿胀,可能也是因为它“砍断”了络脉,导致气血的漏出而形成肿痛。《思考中药》讲解半夏化痰的药,我们讲有六七种。五脏六腑皆有痰。半夏化脾经之痰,南星化肝经之痰,贝母化肺经之痰,石菖蒲化心经之痰。还有昆布咸人肾,化肾经之痰。白芥子化皮里膜外之痰。化痰并不是一个二陈汤那么简单。二陈汤是化痰的基础方剂,根据痰所在的部位,我们还要多掌握一些药,这样在用的时候才能更加得心应手。半夏入脾。脾为生痰之源,要化痰首先要考虑到脾;且脾主运化,也应该考虑到脾。半夏是化痰最主要的药,用途非常广。农历五月,半夏苗生出,到了八月中秋节前后,采其块茎部位,晒干。半夏生长的时间比较短,之所以叫半夏,是因为它只得到了半个夏天的气,它是半夏而生。五月就是夏天过去一半了嘛。它的整个生长期基本处在长夏阶段,这是天地间非常湿热的时候。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半夏正好生长在“化”的季节,所以天地也赋予它运化的机能。而且长夏对应的是脾,半夏也是走脾经的。长夏季节最明显的是湿热之邪比较重,湿与人体的痰有同气相求之处。所以生于一年之中最湿热季节里的半夏作用于人体,能化各种痰。体滑而用燥,通阴阳。半夏得天之燥气而生,其性燥烈。还有的书上说它其中有黏液,性滑,其实这不矛盾,半夏是体滑而用燥。所以,炮制半夏,要放在清水里漂七天七夜,每一天一夜换一次水。换水时你会发现水有些黏了。这是为了把半夏里边的黏液漂出来。半夏本身是比较黏滑的,但入药发挥作用的时候,它又有燥性,这是它的两面性。半夏放到水里边漂,也使它得到了水的阴气和滋润。所以半夏是燥和润的结合体。认识任何一味药,不能用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认为这个东西要么就是燥的,要么就是润的;要么就是温的,要么就是凉的;要么是寒的,要么是热的……有时候并不然,很多中药都有它的两面性。半夏性燥,正好脾恶湿,燥就会化湿健脾。它的黏滑又跟痰涎同气相求,这也有利于它更好地化痰。如果药很燥,痰又很粘,药跟病碰在一起水火不容,就融不到一块了。半夏不是这样的,它本身也是黏的,跟痰涎能够很好地相处,处着处着就把痰涎给化了。所以半夏能化各种痰涎。半夏还能通阴阳,这也是源于它的两面性。只有既能走阴又能走阳,它才能通阴阳、理顺逆。半夏辛温,味辛则能润能散,所以它能够走气,能够化邪。就因为它辛,它还能够利窍,能够通利大小便,尤其是盘住肠胃的导致大便不通,可以用半夏来化,也就是说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在方子里酌情加一味半夏来化痰涎、开窍,对大小便的通利都有好处,这是它润的一面。有时候,病人本来大便比较粘,用了半夏后,大便变得干爽了,这又是它燥的一面,所以说,半夏能润能燥。半夏味辛,通常味辛则散,但半夏不一样,它反而有涩性。从药房里抓来的一般都是法半夏。法半夏是按照规定的炮制方法炮制过的半夏,气味略微有些变化。尝一尝生半夏,嘴里会发麻,如果能够吞一点下去,吞着吞着你就会发现,喉咙被它封上了,甚至说不出话来,这东西又麻又涩。从前有个故事,有一个在南方当官的,忽然嗓子肿了,渐渐说不出话,用了各种方法都治不好。后来有一位医生让他吃生姜。别人都会觉得生姜很辣,唯独他觉得生姜很甜很清爽,吃着吃着嗓子就开了,能说话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医生告诉他,你这个病其实是吃多了山里的鹧鸪,而鹧鸪在这个季节吃半夏,所以鹧鸪有了半夏的毒,你吃多了鹧鸪,半夏的毒就结在你喉咙里了,喉咙就不通了,生姜可以解半夏的毒,嗓子自然就好了。半夏本来是化痰的,化痰就能够让人体气机通畅。但如果用得不好的话,它能把喉咙给闭上,半夏有开的一面,也有闭的一面,能开能闭。在五味上它是辛的,辛中带涩,能散能收,收中有敛,敛中有散,这是它的二重性,其中的微妙要仔细体会。也就是在这一收一散之中,该理顺的气机就都理顺了,该化掉的东西也都给化掉了。半夏能化各种痰半夏入脾经、胃经和胆经,兼入心经、肺经和大肠经。每味药都能归很多经,但它都有一个最主要的。我们后边要讲的南星,也人很多经,但主要入肝经;贝母也能人很多经,但主要入肺经。半夏也入很多经,主要入脾经,或者说入脾胃、人中焦。半夏是化痰的主药,不管化什么类型的痰都能用到半夏。散结解郁,降气止呕半夏不仅能化痰,还能散结。其实很多结也跟痰有关,是痰导致的。散结的药有很多,有的药通过动气来散结,还有的药通过化瘀来散结,半夏就能够通过化痰来散结。半夏走中焦而降,而且降的力度非常大,所以经常用来治呕吐。当然,半夏止呕的作用并不像我们想象的这么简单,让这些要呕吐出去的东西往下走它就往下走了?没那么简单。仍要追溯,病人为什么会呕吐呢?跟脾有关,尤其跟胃气不降有关,其间往往有痰。比如,很多人晕车呕吐,他说只觉得一上车喉咙里就有口痰,吐掉了还有,痰在里面搅和,然后就吐了,半夏正好把这些痰往下降。胃气本降,半夏正好与胃的性质是一致的,能帮助胃气下降,所以它解郁调中,能够调脾胃,止呕吐。这里我们又讲到解郁。上次我们讲了,郁就是不能发泄。全闷在里面。五脏皆有郁,其中脾郁就跟痰湿有关系。脾为湿土,它已经很湿了,所以它就讨厌痰湿,如果痰湿积累得多了,脾就会郁。说半夏能解郁,其实就是解脾郁,当然很多时候脾郁解开了,其他的郁也跟着通了。半夏解郁的作用就在这里。《本草备要》——白芍药补血,泻肝,涩,敛阴苦酸微寒,入肝脾血分,为手、足太阴(肺脾)行经药。泻肝火(酸敛汗,肝以敛为泻,以散为补),安脾肺,固腠理(肺主皮毛,脾主肌肉。肝木不克土,则脾安。土旺能生金,则肺安。脾和肺安,则腠理固矣),和血脉,收阴气,敛逆气(酸主收敛),散恶血,利小便(敛阴生津,小便自利,非通行之谓也),缓中止痛(东垣曰:经曰损其肝者,缓其中,即调血也)益气除烦,敛汗安胎,补劳退热。治泻痢后重(能除胃中湿热),脾虚腹痛(泻痢俱太阴病,不可缺此,寒泻冷痛忌用。虞天民曰:白芍不惟治血虚,大能行气。古方治腹痛,用白芍四钱,甘草二钱,名芍药甘草汤。盖腹痛因营气不从,逆于肉里,白芍能行营气,甘草能敛逆气,又痛为肝木克脾土,白芍能伐肝故也。天民又日:白芍只治血虚腹痛,余不治,以其酸寒收敛,无温散之功也),心痞胁痛(胁者,肝胆二经往来之道。其火上冲,则胃腙痛,横行则两胁痛。白芍能理中泻肝),肺胀喘噫(嗳同),疽肿疝瘕。其收降之体,又能入血海(冲脉为血海,男女皆有之),而至厥阴(肝)。治鼻衄(鼻血曰衄,音女六切)目涩,肝血不足(退火益阴,肝血自足),妇人胎产。《药性琐谈》谈芍药与大*:

酸苦涌泄为阴,酸的作用一般是收敛,苦的作用是通泄,二者作用不同为什么同属于阴呢,因为二者作用的方向都是由外向内,也就是给机体一个由外向内的力。由此可知无论芍药是酸是苦,对机体的作用趋势都是由外向内,但酸与苦毕竟不同,二者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呢?简单地说,酸是在体表起作用,苦是在机体内部起作用,为了表达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把正气与邪气比做两个搏斗的人。

比如说对方在拉我,或者我扑向对方但是扑了空,这时我需要把劲往回收,以维持我的平衡,这种回收的劲就是酸的作用;好果说对手不是拉我,而是推我,并且我已经顶不住了,那么我就顺其劲让他落空,让他“泄”了劲,这种泄劲就是苦的作用,所以同是芍药的阴性作用(从外向内),随着外力是拉或是推而表现为酸与苦。

桂枝汤证有时由于外邪的作用而表现为“阳浮”“卫强”,这时虽然外邪靠桂枝祛除,但正气这种病理性的亢奋还需要药力往回收,这时芍药的作用可用酸来表述。又如太阳病下之后形成的桂枝加芍药汤证,邪正已经不在体表作战了,外邪到了腹部,形成了太阴病腹痛,正气已不可能把邪气攻出体表了,就顺其势把它泄掉,这时芍药的作用就可以用苦来表述。可见酸苦没有本质区别,是芍药在不同病情下起的不同作用,由此也可解决了芍药的补泄之争。前面提到,酸与苦都是一个由外向内的力,这种力从酸到苦是逐渐增强的。似乎可以做一个“酸苦”坐标,坐标的左端是五味子等酸味药,右端是大*等苦味药,芍药在坐标的中间,如果把五味子定为纯酸药,芍药相对于五味子来说是苦味药;把大*定为纯苦药,芍药相当于大*来说就是酸味药,甚至可以说芍药相对于大*来说是阳性药,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甲以10千米/小时的速度往东跑,乙以5千米/小时的速度往东跑,乙相对于甲来说是往西跑了,所以虽然芍药、大*都是阴性药,但芍药相对于大*来说属阳。中医界有芍药是“小大*”一说,小字就说明其苦味不如大*。同时我们要注意,不能因为药物有相对性就把药性看得过于缥渺,这种相对性是在药物处于坐标中间时表现得比较突出,在坐标的两端就往往表现出绝对性,比如五味子苦味不显,大*也表现不出酸味来,所以历史上对这些药物的争议也较少。三阳病的治疗有“堵截顺”三法,戚继光曾把一个劲分为头、腹、尾,所谓头即对方的力量刚到达我身,这时的力度并不强,应该抓紧时间“堵”住来力,避免来力发挥最大效应,对方的感觉是没有使出来劲就被憋回去了,在我们中医中,当外感病处于表证阶段时,也应用堵法,避免外邪入里,其实发汗解表既是堵法,可用麻*汤、桂枝汤等,堵法的应用贵在及时,时机稍纵即逝,所以我们常说“伤寒汗不厌早”。如果对方来力没有及时堵住,劲“头”一过,就到了劲“腹”的阶段,劲腹是一个劲的力度最强的时候,这时再用堵法已经来不及了,而且可能会因为“硬碰硬”而形成两败俱伤的结果,所以对方到了劲腹的阶段要用“截”法,即以横破竖,对方来力是竖力,我用横力一拨,使其改变方向也就不会作用在我身上了,中医讲少阳为枢,所以截法也就对应于枢转少阳法,可用柴胡汤系列;如果劲腹阶段也没有截住。那么来力就到了劲尾阶段,这是对方力已经全部作用到我身上,堵和截都来不及,就要用“顺”法了,顺着对方来力加一个力,把对方带到我身后丢,在中医用白虎汤、承气汤都是顺法的体现。再回过头来讨论芍药的问题,先来看桂枝加芍药汤,本方用于太阳病被下,邪气入里,根据胃阳的强弱不同,可形成桂枝加芍药汤证或承气汤证,前面说了,桂枝加芍药汤是利用芍药的苦味,很显然这是属于“顺”法;再看桂枝汤中用芍药的情况。前面论述,桂枝汤中的芍药是用其酸味,酸虽然没有苦味的作用强,但也属于阴性而表证用桂枝汤是作为“堵”法使用的,作用趋势向外,这时用上作用向里的芍药不怕掣肘吗,我们当然可以用相反相成来解释,但相反相成过于笼统不能把机制落到实处,在此我们试着把机制做一下分析,以就正于方家。外邪侵袭时,邪气与正气的强弱可以形成不同的比例,简单地说有两种情况,即邪弱于正,邪强于正。先来看第一种情况,邪气很弱的时候,根本不能形成疾病,随着邪气的增强,邪正发生抵抗就形成疾病了,但这时正气比邪气强大,对邪气的侵袭不会惊慌失措,可以从容地进行抵抗,如果用药的话可用麻*汤之类协助正气向外抗邪;再来看第二种情况,邪气强手正气时会怎样,如果邪气过强,正气难于在体表形成抵抗,会直接形成里证或三阴病,而如果邪气稍强于正气,又不能攻入体内时就会形成桂枝汤证。桂枝证与麻*证的区别是什么呢?区别就是桂枝汤证时正气更加外浮,“阳浮”“汗出”等都是指这种情况,为什么正气外浮呢,因为正气相对于邪气来说显得稍弱,这样正气就有些“自信心”不足,就容易冲动。比如小国进攻大国,大国不必紧张,从容应对;大国进攻小国,小国就要惊慌了,会把大部分兵力运往边境形成“阳浮而阴弱”的情况,桂枝汤中用桂枝向外以驱散外邪,同时用芍药内敛以稳定*心,又因为机体本来正气相对不足,所以用姜枣、啜粥以补充正气。虽然正气外浮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现,也不能认为正气外浮就一定不好,其实这也是机体不太弱、有抵抗能力的表现,如果正气根本浮不起来的话,外邪就直接入里了。过去武林中常说某某大家“放人如挂画”,即一接触就能把对手打飞出去,请注意,被打出的一定是有一定功夫的小伙子,因为他没有大师的功夫高,但又有抵抗意识,所以一接触就要被“惊”,本能的抵抗使他气往上浮,大师顺着这种势头加上一个力就把它放飞出去了。如果是一个没有一点抵抗意识的老太太,就不一样了,再厉害的武林高手也不可能把老太太放“飞”出去,因为老太太浑身上下是松弛的,不能紧成一个。老太太的情况就相当于三阴病,小伙子的情况就相当于桂枝汤证,而如果是小伙子反过来进攻武林高手,高手根本不会惊慌,这可能就是麻*汤证的情况了,当然也可能是不能形成疾病的情况。《思考中药》谈白芍收敛木气白芍花开得很像牡丹,但它跟牡丹不一样,牡丹是木本的植物,而白芍是草本的,草本植物能开那么大的花,是非常难得的。一般自然界的植物有个规律,开花的大小,与其生发之力有关。花开得大,生发之力就强,生发之力越强,说明它的根就越能收敛。植物也讲究阴阳平衡,外面生发得厉害,下面就需要强有力的根来收敛,否则植物就变成头重脚轻了。尤其草本植物更是这样。开花大,意味着木气旺,就要求植物的根能够收敛木气,收敛木气就是收敛肝气,让肝气归根返本,这样就能够制约肝气,不让肝气太暴虐。肝为将*之官。将*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抵御外邪需要他,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也需要他。抵御外邪要肝提供动力,身体本身的毒也需要肝的疏泄作用来排解。肝主疏泄,就有解毒的意思在里面。但将*的脾气也很大,容易暴虐,所以用白芍来酸收,肝喜欢辛散,不喜欢收敛,白芍非要给它收一下,所以有泻肝的作用。养肝与泻肝白芍配当归,能养肝。白芍是收的,当归是辛散的,一收一散,就把酸甘养肝阴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又把白芍酸收泄肝的作用给淡化了。养肝时候经常用当归白芍。如果要泄肝,则用白芍配川芎。川芎走窜,就加大了泄肝的力度。所以养肝就用当归白芍,泄肝就用川芎白芍。有人问了,当归、白芍、川芎一起用不就是四物汤里的三个药吗?那么四物汤到底是要养肝还是泄肝呢?它既要养肝又要泄肝。这个组方就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就像一个领导,批评一个人之前先表扬他,讲究一个平衡。开方也是这样的。一打一摸,既养肝又泄肝,肝就晕乎乎了,这样才能把它给调服。白芍的六大作用张元素把白芍的作用归纳得非常直接:“安脾经一也,治腹痛二也,收胃气三也,止泄利四也,和血脉五也,固腠理六也。”为什么能够安脾经?因为它能够泄肝。脾经不安是因为肝木克脾土,泄了肝气,脾经就安了。为什么能治腹疼呢?腹疼往往是因为腹中气急,急则疼。张仲景治腹疼常芍药和甘草并用。芍药专以泄肝。里急,其实是肝在急,好比将*一急起来就滥杀无辜,肚子里面就疼了。所以腹中急痛跟肝有关,酸以泄肝,肝就不急了。为什么又要用甘草呢?甘草是甜言蜜语的一个和事佬,这样一个软,一个硬,然后这将*就服了,不急了,也就不痛了。到了夏天,可以加一点*芩;如果病人恶寒,可以加一点肉桂或者桂枝。白芍为什么能收胃气呢?胃气不收,是因为肝气不收,酸就能收肝胃之气。白芍还能止泻痢,也就是能够治拉肚子。当肝的疏泄力度太大的时候,人就会容易泻痢。用白芍泄肝,让肝的疏泄力度减少,泻痢就容易止住。此外,酸还能收。泻痢就是收不住,我就直接用酸味来给你收住。白芍能利血脉,因为肝藏血,肝气和则血脉和。白芍固腠理,也就是固皮肤肌表,这也跟它的酸收之性有关。这六个作用都是围绕白芍酸收、泻肝的本性来展开的,所以我们认识一个药,要认识它的本性。抓住了本性,其他的作用我们可以在理论上推出来,再在实践中去验证。千万不要去死记硬背。痛泻要方芍药跟白术一块能够调和肝脾的,有一个很有名的方子白术、白芍、防风、陈皮,这就是痛泻要方,专治痛泻。痛泻就是先有肚子痛,然后拉肚子,拉完就不痛了,但过一会儿又痛,这样痛一阵,泻一阵。这是木克土造成的。用痛泻要方,效果非常好。痛泻要方后来在《时病论》里面演化成了培中泻木法,加了几味药来强化它的作用。《本草备要》——枳实、枳壳泻,破气,行痰。枳实小,枳壳大苦酸微寒。其功皆能破气。气行则痰行喘止,痞胀消(脾无积血;心下不痞;浊气在上,则生腹胀。东垣曰:枳实治下而主血,枳壳治上而主气),痛刺息,后重除。治胸痹结胸,食积五膈,痰癖症结,呕逆咳嗽,水肿胁胀(肝郁),泻痢淋闭,痔肿肠风。除风去痹(辛散风),开胃健脾。所主略同,但枳实利胸膈,枳壳宽肠胃。枳实力猛(大、小承气汤皆用之。丹溪曰:枳实泻痰,能冲墙倒壁),枳壳力缓为少异。孕妇及气虚人忌用(按:《本草》壳、实皆云明目。思之不得其解,然目疾方中多用之,岂以其破浊气?即能升清气乎?《本经》又言枳实益气,想亦同此理也。故浓朴调中,亦有益气明目之文。王好古日:枳实佐以参、术、王姜则益气,佐以硝、*、牵生则破气,此本经所以言益气,而复言消痞也。张元素日:枳壳泄肺、走大肠,多用损胸中至高之气。《药性琐谈》谈枳实与枳壳李中梓认为枳壳入肺、胃、肝、大肠四经。因此它能够泻肺,宽大肠,治疗肺气上逆、两胁胀满、泄利后重等。五味子与枳壳都能降肺气,但五味子不能用于肺有邪气者,否则会敛邪固邪;枳壳不能用于肺无邪气者,否则会损胸中之气。刘潜江说:“其宜降泄者。正气为邪所伤而不能降也,其不能降者,即于正气有壅塞处,故言降而更言泄也。”因此五味子治疗的是正气虚散不能敛降,其力量作用在无形之气;枳壳治疗的是邪气结实不降,其力量作用在有形之结,因此说枳壳是开破之金,而陈皮是疏理之木。胁痛是气结于肝胆之经,金能平木,所以肝胆经的结滞不但可以用陈皮、柴胡来疏通,也可以用枳壳来开破。有人多怒也是肝胆气滞,却不适合用枳壳,因为怒气是无形的,枳壳找不到靶点,人多怒气适合用青皮来疏通。提到枳实,我们就会想到朱丹溪说的“能冲墙倒壁,滑窍破痰之药也”。可见其力量威猛,能够消实痞,破坚积,除胸胁痰癖。最常用来治疗心下痞,它所治的心下痞一般有两种,一是《金匮要略》中说的:“心下坚,大如盘,水饮所作”;一是脾胃运化功能失调,不能运化精微而导致痰湿停滞。枳实在《名医别录》中有“逐停水”的作用,因为它苦寒沉降,秉有金气,又为水之母,能够导水归干下也就理所当然。水饮相对痰湿来说当然更急一些,所以用枳实七枚,白术仅一两,并且少煎,为的是使枳实的威猛之气充分发挥出来;而痰湿痞是比较黏滞的,不可能决之、溃之,只能是峻药缓用,加大白术用量,并且变汤为丸。张洁古治疗心下痞除了我们熟悉的枳术丸以外,还有枳实、*连配伍:“治心下痞及宿食不消,并用枳实、*连”,这两组药对如何区别使用呢?刘潜江做了很好的分析:“有痞为坚为大,乃阳不胜阴邪,而阴邪有以结阳,是受病在阳也,宜健阳为主,如仲景枳实、白术之治,用枳实所以助阳之健也;有痞为痛为急,乃阴不胜阳邪,而阳邪有以结阴,是受病在阴也,宜清阴为主。如洁古*连、枳实之治,用枳实所以助阴之清也。”可见中焦痞满也有阳邪阴邪的区别。阴成形,阴邪过胜的话,痞满就比较坚硬并且范围较大,白术性温,所以用白术助胃阳,但刘氏说的“用枳实所以助阳之健也”恐怕过于简略,应该是枳实破除阴邪而间接协助胃阳,并非枳实直接就助阳之健,枳实是苦寒的,不可能助阳;如果是阳邪过胜,因为阳性主动,会出现痛或急的表现,这时用*连当然可以清热,但*连有一种紧固作用,没有泻或疏通的作用,所以光用它来清热还不行,还要配伍枳实的降泻,把结滞的地方疏通开,以恢复气机的流畅。对于枳实,《神农本草经》中首先记载的是“主大风在皮肤中麻豆苦痒”。枳实不是走表的药物,却能治皮肤苦痒。这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邹澍说的:“脾胃本有寒热,相结肌肉间,气自不能流转,风复袭之,于是内外相引,表里相通,屈伸进退,虽如麻如豆,而或起或伏,正以其根于内也。拔其根,枝叶又焉所附,治里之物,偏有此解表之能,不推之首功可乎?”他主要是说的有诸内必形诸外,正是因为里有结滞,才引起皮肤苦痒;另外还可以这样来解释,皮肤发痒是肝木宣泄过度引起的,要解决宣泄过度就可以用苦寒药来克制它,但大部分苦寒药只是打压,但压制只能临时解决问题,时间一长肝气还会喷发出来,所以合适的办法是用枳实降泻,在降的同时不让气机郁结住,而是通泻开。《思考中药》谈枳壳和枳实枳壳入肺、胃两经。因为它已经成熟了,成熟了就发散开来,所以它能入肺,同时入胃经。从根本上讲,它也有理气的作用,且作用比较强,它能泻肺气,除胸痞。所以胸中痞闷会经常用到枳壳。肝从左升,肺从右降。当肺气不能很好地下降的时候,经常用枳壳来降肺气。中医有一个诀叫“左郁金,右枳壳”。左边有病,是因为肝气不能很好地上升,用郁金,以解肝郁,让肝气从左边往上升。如果右边有病,往往是肺气不能很好地下降,用一些枳壳促进肺胃之气往下降。因此,枳壳是一个往下降的药。肺气是往下降的,胃气也是往下降的,枳壳正好顺应了肺胃二经,或者说顺应了肺胃这两个脏腑的性质,所以它在肺胃二经上散结逐瘀,泻肺气,除胸痞。枳实就不一样了,因为它还没有成熟,性子就比枳壳烈一些。它能破气行痰,能很快地降气,或者说把一些实邪往下降。它还有开窍,通窍的作用。枳壳和枳实有时也是可以通用的。我们没必要完全拘泥于书里讲的它归哪一经、到底有什么作用。根据轻重缓急,例如温胆汤用了枳实,如果病人实邪不重的话,我们不妨把枳实换成枳壳。又如大承气汤用的是枳实,如果怕它下降得太厉害,我们也不妨把枳实换成枳壳。《本草备要》——大*大泻血分湿热,下有形积滞大苦大寒。入足太阴(脾),手足阳明、厥阴(大肠、胃、心包、肝)血分。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守。若酒浸,亦能引至高之分(仲景太阳门调胃承气汤,大*注曰酒浸;阳明门大承气汤,大*注曰酒洗;少阳阳明小承气汤,大*不用酒制,皆有分别。东垣曰:邪气在上,非酒不至。若用生者,则遗至高之邪热。病愈后,或目赤、喉痹、头痛、膈上热疾生也)。用以荡涤肠胃,下燥结而除瘀热。积多是血或食或痰,聚多是气),留饮宿食,心腹痞满,二便不通(皆土郁,夺之),吐血衄血,血闭血枯,损伤积血,一切实热,血中伏火。行水除痰,蚀脓消肿,能推陈致新。然伤元气而耗阴血(下多亡阴),若病在气分,胃虚、血弱人禁用(病在气分而用之,是为诛伐无过。东垣曰:能推陈致新,如定祸乱以致太平,所以有将*之号。丹溪曰:少阴不足,亢阳无辅,致阴血妄行,故用大*泻其亢甚之火。又心本不足,肝、肺各受火邪而病作,故用*芩救肺、*连救肝。肺者阴之主,肝者心之母,血之合也,肺、肝火退,则血归经而自安矣。寇宗日:以苦泄其热,就以苦补其心,盖一举而两得之。李士材曰:古人用大*治虚劳吐衄,意甚深微。盖浊阴不降,则清阳不生,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也)。《本草备要》——生姜宣,散寒发表,止呕开痰辛温。行阳分而祛寒发表,宣肺气而解郁调中,畅胃口而开痰下食。治伤寒头痛,伤风鼻塞(辛能入肺,通气散寒),咳逆呕秽(有声有物为呕,有声无物为岁,有物无声为吐。)其证或因寒、因热、因食、因痰,气逆上冲而然。生姜能散逆气,呕家圣药。东垣曰:辛热生姜之类治呕吐,但治上焦气壅表实之病,若胃虚谷气不行、胸闭塞而呕者,惟宜益胃、推扬谷气而已,勿作表实用辛药泻之。丹溪曰:阴分咳嗽者,多属阴虚,宜用贝母,勿用生姜,以其辛散也。昂按:人特知陈皮、生姜能止呕,不知亦有发呕之时。以其性上升,如胃热者非所宜也。蓿香亦然)。《本草备要》——大枣补脾胃,润心肺,和百药脾经血分药。补中益气,滋脾土,润心肺,调营卫,缓阴血,生津液,悦颜色,通九窍,助十二经,和百药。伤寒及补剂加用之,以发脾胃升腾之气。多食损齿(齿属肾,土克水),中满证忌之(甘令人满。大建中汤心下痞者,减、枣与甘草同例。北产肥润者良(昂按:金华南枣,更胜于北,徽宁所产,亦有佳者)。杀乌、附毒。忌葱、鱼同食。

所有的处方要在辨证准确的情况下使用

并结合年龄,性别,体重,生理周期变化裁定

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版权声明:本书部分内容援引古代医术,以及本草经典,如《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方集解》《本草备要》《本草从新》以及现代常见两本参考书《药性琐谈》《伤寒琐谈》《思考中药》等等,都是非常棒的中药参考书,部分内容也借用了张景明教授的《方剂精讲》。

——谢谢您的转发,让更多的家庭学会养生——

▇扫码加安叔

1
查看完整版本: 和解少阳,内泻热结的大柴胡汤的经方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