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是如何进行疾病防御的,层次分明,简明易懂,对于想学习中医和了解中医的人来说,是不错的资料,特别录在此。供大家参考。感谢李辛。当然,这些解释不一定非常全面,但对于指导我们保健,还是有好处的。下面就是这篇文章的摘录——1、人体的第一层防御系统:太阳经(小肠经——膀胱经)的防御功能是排泄。机体的吸收、濡养、血液的能量供应以及有毒液体、尿、汗的正常排泄,都是由小肠和膀胱完成的。也就是说,身体通过每天的代谢和免疫,将对身体有害的因素消除掉。通俗地说,叫排毒或解毒。凡是致病因素已经对身体发生危害时,身体的反应就会产生”症状“。这一阶段往往发生在体质很好的人体,比如说青少年,这个阶段身体防御时产生的主要症状有“发热,恶寒,寒战,咳嗽,身体痛”等等,我们要了解,这些都不是简单的病毒或细菌引起的所谓病,需要消除“症状”(就是西医治疗时所做的针对症状采取的压制措施,反而对身体有危害,这是只顾眼前不管长远的做法),我们必须理解,这些个症状,其实正是人体为了消除致病因素,恢复平衡所产生的一种“反应”信号。消除信号,并不意味着疾病消除,反而在身体内潜藏。治疗方面,正确的方法不是压制身体的反应,而是帮助身体解除病源。医生和病人需要考虑的重点是帮助排泄,通过发汗是最重要的一个方法。2、人体的第二层防御系统:阳明经(大肠经——胃经)的防御功能是反应。通过发热,肿痛,炎症,腹泻来完成必要的抗病、排泄功能。这一阶段往往发生在体质较好的人体,因为这个阶段人体有足够的反应力,医生所要考虑的是控制反应度,免得太强烈了,损伤自身。所以在必要时使用西医的方法,比如消炎,镇痛,抗感染,退热,偶尔一用,控制症状也未尝不可,但不能长期,大剂量地使用,中医所谓“急则治标,中病即止”。如果过用药物,不论是上面提到的西医方法,或是中医的“清热、解毒、攻下”,都可能降低人体的防御能力。当这一层次能量不足,反应能力下降,人体看似痛苦的发热,肿痛,炎症就会消失,看起来症状好转,其实机体防御已经下滑至“少阳”阶段。3、人体的第三层防御系统:少阳经(三焦经——胆经)的防御功能是抗沉积。此功能可防止在机体内沉积各种形式的结石:唾液道结石,肾结石,胆结石、囊肿或良性肿瘤。这个阶段是人体正面防御的最后一个层次,继续失守,机体的能量水平就从正向转向负向。这就是张仲景划分三阴和三阳的依据。太阳-阳明-少阳是人体积极防御的三个正面战略。善于治病和保健的人,一般就是通过帮助身体培养正气(阳气),让身体防御疾病,不让疾病发生。更防止大病发生。中医里面强调的保健,就是培养人体正气(阳气),就是处在这个阶段,将治疗的过程全部集中在三阳阶段,这就是治未病了。就是不让身体进入负面状态。下面的太阴-少阴-厥阴是人体体质不良,能量下降,反应无力,病情层层深入的消极防御战略。4、人体的第四层防御系统:太阴经(肺经——脾经)的防御功能是防浸润。此功能可以防止毒素在器官和组织内积聚。毒素积聚可导致溃疡、偏头痛、哮喘、湿疹、风湿、肺结核或淋巴系统疾病等。此阶段配方陈艾绒泡脚发汗,刮沙,推拿可以起到帮助身体增强抗病能力的效果。5、人体的第五层防御系统:少阴经(心经——肾经)的防御功能是防退化,即避免各种器官退化,尤其是心肾器官退化。心肾器官退化通常表现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低血压等。人体到这一步,吃药其实是起不到多大的作用的,除了控制一下症状指标,让人心理安慰一点儿。6、人体的最后一层防御系统:厥阴经(心包经——肝经)的防御功能是抗肿瘤。此经脉阻止激增细胞的扩散,并以此构成维护机体的完整统一的最后防线。作为中医,我们通常会告诉病人,只有当过敏、感染、炎症,高热非常严重,对机体很大的损害,导致生命体征出现危险成为主要矛盾时,可以使用西医西药暂时地、辅助性地的治疗,不可以盲目地把西医的治疗方式作为从头到尾的第一选择。打喷嚏、咳嗽、发烧、炎症、感染,是人体的正常反应,这些都是人体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号,我们应该重视和高兴,同时正确地帮助身体来防御和消除疾病,这个观点,不仅是中医的观点,医院校在学习西医时的教材内容,医学百科全书里也有详细的相关介绍。西医学也是把这些病理过程作为人体的反应,比如说发烧,专业的西医教材也指出这是人体的调整、修复反应,发烧不一定都和具体的细菌、病毒或感染有关,当人体内部功能失调时,或者精神心理失调,社会适应障碍,作为调整反应,可能表现为发烧。按照严格的西医诊疗常规,在疾病的初期阶段,比如感冒,或者原因不明的发热,如果没有确实的用药指征,随意使用抗生素和输液,常常会发生治疗不当或者过度治疗。更重要的是,这将导致体质的退化,人体天然的防御工程被一层层破坏,为之后的健康埋下重大隐患。但是,请不要就此对任何一种治疗方法、任何一种药物产生偏见和给予绝对否定。只要在合适的时间,用在合适的对象上,它可以起到恰当的治疗作用,为健康带来好处。这些就是专业的医师或是医务者最应该知道明白的。恰当的用药,才是真正地为病人着想。万病不离一个寒字,慢性病的人,一般都是内寒外热。如何治疗?首先去寒。寒,身体之敌,正气之虚,邪气必然盘踞阴成形,(阳化气,阴成形)表现为肿瘤,癌变,膨胀,疼痛(正气冲击寒气)。发烧要挂水,现在一听挂水就想笑,三阳病虽然又快又猛,但是其实并不重,毕竟寒气在身体的外层,没有在内层三阴。挂水其实就是盐水加抗生素,消炎的目的就是把寒气从身体的外层逼到身体的内层,好了以后必然表现出,咳嗽,乏力,食欲减退,睡眠变差的三阴症状,三阴症状虽然体察不出来,但却是非常严重的,所谓家贼难防,人的身体本来对外层的东西感觉比较敏锐,但是对内脏的感觉就弱了,这也是大自然的规律。挂水的结果往往让内层有了寒气,其实是加重了病情,白血病,糖尿病,高血压其实都是感冒发烧吃西药,挂水的结果。长此以往,身体根本就不会发烧,不会御敌了,因为自身的内脏器官全是寒气,怎么能抵抗外来的寒气呢?那具体怎么用中医来解释这些情况呢?中医给出治疗慢性病的纲要,学人自当亲身实践,则还自己一个健康的身体,指日可待!万病不离一个寒字,慢性病的人,一般都是内寒外热。这表现在容易上火,特别是牙齿会痛,口红,头发白*,口臭,脚气,冬天怕冷,夏天怕热,四肢无力,特别握拳没有放射的力量感,给人的感觉就是萎靡不振,这就是中医上所谓的阳虚,整个人没有活力,气短声低。而目前,人们都是看到了外热的情况,认为要降火清热,其实仅仅看到了外热的表面现象。其实外热是因为内脏的寒气太重,把热的元气逼到外面,元气本来深藏在肾中,元气越充足的人,越收藏的很深,很牢固。不充足,自然被寒气逼,放散到身体的外层。即所谓元阳外越。寒气就是邪气,可能是外邪盘踞在身体的正气虚弱之处,也可能是西药,比如点滴把寒邪之气从身体的外层太阳压到太阴肺脾,导致咳嗽,食欲不振,进一步压到肾经,导致失眠,尿毒症,再压,就会到骨髓,奇经八脉,比如白血病就是如此得的,到达于此,已经病入膏肓,非重灸不可排除深层寒气,寒气如同敌人入侵,到达肾脏,基本上身体国土沦陷,正气不能对敌,只能往外跑,表现为身体外层的热,此热乃易位的正气,如果再清热,最后的一点正气无存,身体如同鬼体,阴寒如同冰窟,将不日而亡。如何治疗?首先去寒。寒去元气自回,元气被比喻为龙,龙要回巢是身体自然的现象,去寒当用热,四逆汤去肾寒,附子理中汤去脾之寒,小青龙汤去肺寒,乌梅丸,当归四逆汤去肝脏之寒,桂枝干姜汤,白通汤,去心肾之寒,这些寒气被热化变成水,好像冰化为水一样。如何去水?刚开始用十枣汤,这个药比较狠,叫做决堤行水,还有温柔一点的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小青龙汤都是温阳化水配合,一边温阳,一边行水,一般都是后期要做的事情。寒气一方面化成水,一方面夺路而逃,逃跑的路线是从内到外,从肾到脾到肺到胃再到最外太阳。逃到脾用附子理中,逃到肺,用柴胡桂枝干姜汤,逃到阳明胃用葛根汤,逃到太阳,用麻*汤,桂枝汤。越往外,身体的感觉越明显,也最难受,这个是身体自然的机理。但是吃药的时间反而成反比,去肾寒至少3个月,脾也要1个月,后面就快了,太阳只要几副药就够了。寒邪出逃大致路线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寒在厥阴,上热下寒,精气血虚,恶梦连连,治也缓之,去寒补血,乌梅丸,当归四逆所属,治后寒退至太少二阴。寒在少阴,睡眠质量不好,想睡睡不着,起来仍疲惫,元气外散,阴盛格阳,外强中干,治凭脉象,四逆汤,白通汤,回阳饮。治后寒退太阴。寒在太阴,运化不力,肥胖,腹泻(因为阳明大肠有寒气,而阳明太阴相表里,葛根汤所主),咳吐清痰(手太阴肺有寒,小青龙汤之所主),太阴统用附子理中,兼少阳症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水邪湿邪,上面用苓桂术甘汤,下面用真武汤(少阴太阴合症),可见太阴症变化多端,土火,土水,土金,土木合症随意治之。治后,寒邪基本从少阳阳明撤退。寒在少阳,初用柴胡桂枝干姜汤,降少阳火兼治太阴,纯热象不多,治后寒出阳明太阳。寒在阳明,阳明多气多血,寒邪在此化为热邪,但是阳明太阴表里,通常不会太热,多是寒热交替,表现为大便前硬后软,严重的经年腹泻,葛根汤之所主,几付就可,实在爽,阳明太阳合病,多肌肉酸痛,高热,葛根麻*汤主之,一副就行,阳明寒不容易退,因为阳明为土,土不容易变迁,阳明寒退,九五之尊,全身寒邪十去八九,只待太阳关口。寒在太阳,气化不利,小便不畅,感冒发烧,温度越高,寒邪出的越多,桂枝汤,麻*汤所属,一付就行,以防亢龙有悔。太阳寒出,痛苦不堪,然而是黎明之黑暗,如果没有此步,说明体内寒邪还没有排出,行百里半九十,打击寒邪必要全歼,不能姑息养奸。好了,寒气去了,水也化干净了,身体就会有变化了。你会发现,牙龈重新长出来了,口不红了,舌体灵活了,耳朵灵敏了,眼睛亮了,头发黑了,手有力气了,耐力加强了,声音洪亮了,喜欢唱歌了,能喝酒了,不晕车了,获得了速度、力量和耐力。身体机能全面提升。最后说一下,太阳阳明合病必下利,很简单,少阴太阳表里,阳明太阴表里,如果服用四逆理中之类排少阴太阴寒邪者,必然里寒出表,从少阴到太阳则表被闭住,水不能外排,从太阴到阳明,则阳明寒气重,阳明乃大肠,这样,寒气夹水气从大便而出,必然下利,治疗很简单,麻*附子细辛少阴太阳表里双解或者桂枝加葛根汤几付解太阳阳明,下利必除。此过程有可能有反复,循环,总之随症而治,三阴基础打好,三阳就容易多了。
注重分享,尊重版权如有不妥,敬请联系,即刻删除或协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