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生命开始的地方;人的一生走在回家的路上,在同一屋檐下,人们生火、做饭,用食物凝聚家庭、慰藉家人;平淡无奇的锅碗瓢盆里,盛满了中国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国式伦理;人们成长、相爱、别离、团聚;家常美味,也是人生百味。
家乡的味道II[3」家常
家常远隔信宜市区公里的思贺镇,拥有南亚热带式季风气候的云雾山区,隔开了原始与繁华与喧嚣;像中国许多农村一样,大多数年富力强的村里人,把老人孩子连同原始与自然一起留在了这个内心永远依附着被称作为家的地方。
本图来源网络图片,仅作参考地胆头,别名苦地胆;根生叶多皱缩,*绿色;生长在山谷、村边以及路旁;在夏末长得尤为茂盛,采收洗净泥沙,可切碎晒干备用。在炎热的夏季里,人们喜欢采地胆头来煲汤,不仅仅是因为地胆头具有清热解毒、治感冒等中医药效;更恋于用地胆头煲汤后独有的清香与味道。
以往大多数的农村家庭里,孩子们在外上学;父母们平时舍不得宰个鸡鸭煲汤来喝;周末里自己的孩子或孙儿女回来,地胆头煲骨头汤便成了一道他们的家常美味。
家常的地胆头老鸭汤做法步骤也比较简单;老鸭洗干净斩大块,将准备好的地胆头放入,配上姜,蜜枣,红枣、无花果等;放入汤煲大火煮开,改小火炖好熄火调味就完成了。尽管步骤如此简单,但是每个人的烹饪手法与技巧不一样,呈现出的味道或许不一样。也许大多数孩子们眼里通常觉得,家里经常掌勺那个妈妈(或爸爸)做出的家常菜,才是最好的味道;因为那是习惯里的味道、最熟悉的味道。玉米,夏季旺收的季节;对于从事农活的乡下人来说,总习惯在春季里播种,而专注平时自家养殖鸡鸭的家庭来说,种植玉米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大多数思贺农村家庭的思想。
本图来源网络图片,仅作参考新鲜采收回来的玉米,一般通过晒干后把玉米粒集中好,平时才喂养家禽。采收玉米不老的,饱满的,人们除了平时一般性的水煮熟来吃,人们还用玉米来打磨成米浆,配上韭菜等配料;最后煎熟成香气爽口的玉米糍。同样通过打磨成浆做出的家常美味,思贺人们则有另一道经典—托仔糍;大多数的,我们这辈的应该熟悉,以前没有机磨的日子,和大人们制作托仔糍的过程。从洗米到泡米,抛花生到炒花生,磨浆到配浆;准备蒸的道具到最后生火连同那一层层蒸的过程;辛勤的汗水与付出在起锅时满满热气与香气;通过厨刀把托仔糍分割成一块块,一层层的美味;足以触动家人舌尖上的味蕾,慰藉家人舌尖上的需求。
伴随着时间与岁月,孩子终会在父母眼中长大,成家立业;如同大多数父母眼里,关心一直未变;并且会越来越多,父母对女儿或儿媳妇的爱;孕时与生后的饮食营养等;家与家常美味,更折射出家常伦理。蜂蜜、鱼腥草、竹笋干、酸菜干等;这些植入心底的味道;成为坚韧的纽带,维系着家里与家外;而饱含着汗水和记忆的每一道美味。既是佳肴也是家肴。如同大多数在外漂泊的学子或游子每每回家都不忘带上点属于自己的家乡的味道;思贺的人们亦如此,即使在异乡里也能品尝到家乡的味道。不忘家乡的味道以及家的向往。
本图来源网络图片,仅作参考辛勤与伟大的父母,为了生活,把孩子们养大、上学读书、成人成家;这也许是种夙愿吧;思贺乃至信宜一带的质朴,纯真的亲情和对父母对子女的深切的关爱,以及子女对父母的孝悌之心,通过实实在在的生活,通过日复一日的起早贪黑,辛勤劳作;在这个镇里,继续和传承着中华美德和对明天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