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地胆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红楼梦真正的主旨人生一梦,色即是空
TUhjnbcbe - 2022/11/14 17:25:00

关于《红楼梦》的主题,最主流的说法是对行将就木的封建社会的批判以及对个性解放的高歌。我不否认它作为一部现实主义的巨著,在客观上确实预言了封建王朝大厦将倾的悲剧结局,但是如果仅仅把它理解为对社会的批判,那么未免过于狭窄。

《红楼梦》剧照

我认为曹雪芹的主观命意并不是针对社会,而是针对人生。

他从自己的人生经验出发,体悟到了佛家所说的“色即是空”的内涵,于是一半记录一半虚构地写下了这部作品,表达人生的虚无之感。他人生幻灭感的思想,实际上就是佛家的“色空”观念。

这一观念贯穿全书,不仅整体的结构上是由盛而衰最后“落了个白茫茫的大地真干净”,个体的人物命运也是如此,尤其以宝玉四次悟道终于看破红尘落发为僧为代表,是“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所以高鹗续书最为人诟病的一点,就是最后还让贾兰等人得了功名,又是一副中兴有望的光景,因为这与曹雪芹所想表达的彻底的“空”的思想是想违背的。

《红楼梦》剧照

《好了歌》是全书中最直白最明显的“色空”观念的体现,它把“色”分为四个方面:功名、金银、爱情和亲情。《好了歌解》是对它的具体阐发,具体写荣华富贵终会散尽,爱情难以忠贞,儿孙也不肖为多。所以执着于这些“色”,“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在这四个方面中,《红楼梦》又以“情”字作为切入口。

据说《红楼梦》的末尾曾按当时流行的小说体式附有一个人物榜,别的小说多是英雄榜,它却是“情榜”,黛玉第二,是“情情”,宝玉第一,是“情不情”。再有抄录此故事者,原唤空空道人,看了此故事之后,“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可见“情”字为一书主旨。

“情”是“色”和“空”之间转换的枢纽,是人人都会经历却人人都最难以超脱的执着之处。

《红楼梦》就把这最执着的“情”作为开悟的关键。

《红楼梦》剧照

贾瑞对凤姐生了淫念,大病一场,跛足道人给他一个镜子,唤作“风月宝鉴”,正面照是骷髅,反面照是美女。只看正面就可痊愈,而贾瑞偷看反面,最后气绝人亡。贾代儒等人要烧这“妖物”,镜内就有一声音喊道:“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

《红楼梦》也别名《风月宝鉴》,这个故事看似闲笔,实则是全书的一个关键,明确传达出“色即是空”的思想。“美女”都是假,“骷髅”才是真,执着于美色,执着于情,最终必然走向毁灭性的结局。

《红楼梦》剧照

贾宝玉作为“情不情”的天下至情之人,最终出家也是通过对“情”的顿悟。

宝玉的悟道有四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一次是梦游太虚幻境,警幻故意让他看十二钗的册子,听《红楼梦》的曲子,用“千红一窟”和“万艳同杯”来点悟他,但当时的宝玉还混沌未开,是个懵懂孩童,册子看不懂,曲子听不明白,对这酒名也没有任何领悟。

第二次是因为被袭人假意冷落,又适逢读《庄子》,所以仿庄子的口吻写下了一大段“戕宝钗之仙姿,灰黛玉之灵窍”之类的话,认为天下女儿都是引人落井的大网,但是这也更像是游戏笔墨,而且禁不住黛玉的一嗔,便又抛在脑后了。

第三次是紧接着的二十二回,先是听了一曲《寄生草》,心里埋下了一个“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种子,恰好他想维护湘云,却遭到湘云的嗔怪,想讨好黛玉,却又吃了黛玉的闭门羹,终于在真正意义上悟了一回,写下了“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的偈子,但黛玉又添上一句“无立足境,是方干净”,他又觉得黛玉比他开悟早而且深,所以也就放弃了继续往下深思。

第四次是“识分定情悟梨香院”一回,宝玉遭了龄官和贾蔷的冷落,意识到各人只能得各人的眼泪,各人有各人的命数,不由得心灰意冷。原来的宝玉是明知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还是要希望聚在一起就不散,不像黛玉是知道终将走散,所以不如不聚,经过龄官和贾蔷这一次,宝玉终于开始认识到命运为何物。

经过这四次悟道的铺垫,最后的出家也就显得自然而然,毫不突兀。

《红楼梦》剧照

宝玉是经历了最多荣华富贵的人,也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人,同时他还是最多情最深情的一个人,所以宝玉慢慢失去一切,最后看破红尘的过程,也就是“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的过程,也是《红楼梦》中“色空”观念的最好体现。

#红楼梦#

1
查看完整版本: 红楼梦真正的主旨人生一梦,色即是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