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烟花二月,草木竞发,一派生机。春天,除了能带给人们耳目之娱,还能满足口腹之欲。“杏花白,菜花*,春来野菜香。”野菜,作为春天里最草根的礼物,正带着泥土的芬芳,殷勤地奉献在我们眼前。
苦苦菜,扫帚菜,榆钱,槐花,香椿芽,马齿苋……农村长大的孩子,谁没吃过、谁不认识几样野菜呢?我是对野菜情有独钟的,每年清明这个时节,都要到永定河畔去采摘榆钱儿,回家来淘洗干净,面拌了蒸熟,油盐调食。那满足的心情,仿佛是把整个春天装进了肚子里。
前几天偶然发现一本关于野菜的书《野菜博录》,野菜竟然还有专著?马上在孔夫子网上下了单,赶在清明节前将书拿到,假期里可以照书去采各式的野菜了。
这本书共收录野菜四百三十五种,分为草部和木部,各种植物都绘有精美图像,对于它们的形态外观、生长习性、中药性味、食用方法等都作了介绍。作者是明代安徽的一个文人名叫鲍山。
野菜竟有四百多种,听来令人难以置信,又令人垂涎。于是一一搜寻,看看有没有自己熟悉的野菜品种。发现有榆钱香椿没有槐花,有苦麻子扫帚菜没有马齿苋。也许作者所居*山属于南方,槐树、马齿苋并不在那里生长。所以想,如果这本《野菜博录》能将每种野菜的生长地域和生长季节也都一一考明,那真是一本采食野菜的攻略大全了。
不过这确有些难为作者,鲍山并不是一个植物学家或中药学家,只是一个普通文人,二十岁入太学,不愿做官,厌烦尘世,遂入*山隐居七年。《野菜博录》这本书就是他在这七年中一一试尝总结出来的,其中包括向山中僧道请教来的,从其他书如《救荒本草》《野菜谱》等其他书中参阅来的。作者本旨并不在于对野菜的考察研究,而是借此表达一种“隐逸脱俗”“肉食者鄙”的思想。
借隐居山林、采食野菜以明志的文人达士自古有之,最早的大概要属商朝的伯夷和叔齐吧?他们是商朝末年孤竹国国王的儿子,因为都不愿继承王位而跑掉了。纣王无道,武王伐殷,建立了周朝。兄弟俩觉得这事很羞耻,又跑到首阳山中隐居起来,发誓“不食周黍”。吃什么呢?“采薇而食”。薇,就是一种古老的野菜,《诗经小雅》里有一首《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薇就是野豌豆,《野菜博录》里也收录了,页,多年生草本植物,结荚果,中有种子五六粒,味苦,可煮食或磨面。嫩茎和叶可做蔬菜。这种野菜真不错,主食、菜都有了。等到天气寒冷,薇不多了,快要饿死了,作歌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伯夷和叔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忠贞和气节让人动容,以致后人把“采薇”视为坚守节操的象征。文天祥有一首诗:“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刚才提到《诗经》,这算是最早记录野菜的书了。里面描写采野菜的情景很多,有《采薇》《采蘋》《采芑》《采苓》等,野菜品种有荇菜、卷耳、芣苢、蕨、薇、堇等数十种,有草本的,也有木本的。
大概我们华夏族的古人,在发明种植粮食和蔬菜之前或之后不久,都靠采食野菜野果为生,毕竟打猎到野兽是困难的。而这才有了神农尝百草,有了中医,有了中国人特有的“食草之胃”,有了中国的素食、隐居、修炼等文化。
就像野菜从未离开过中国人的餐桌,素食、隐居,也一直是中国文人的一个传统。有一本叫《空谷幽兰》的书,作者是一个对东方文化充满好奇的美国人。他八九十年代到中国的终南山寻访深山修炼的隐士,寻访到了不少有代表性的佛、道、文人隐士。作者形容他们“在云中,在松下,在尘世外,靠着月光、芋头过活。除了山之外,他们所需不多:一些泥土,几把茅草,一块瓜田,数株茶树,一篱菊花,风雨晦冥之时的片刻小憩”。这段话没有提到野菜,可是通读全书,访问到那些隐士的食物来源,几乎都离不开野菜,还有山核桃、松子松针和松花粉。
还读过一本书《借山而居》,作者是一个叫“冬子”的80后,被称为青年画家和诗人。年春天他在终南山花元租下一处废弃老宅,又花了几千元,将院子改造成让万千城里人羡慕的深山民居。在这个桃源仙居里,读书、画画、作诗、煮茶,还开了菜园子种菜。当然,还有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