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地胆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名人说妙
TUhjnbcbe - 2022/12/7 14:40:00

察言观色巧妙做人

不管是生活还是职场,在你身边总有一些人,他们有眼力见儿。会来事儿,善于看破别人的心事。他们仿佛天生拥有高情商,他们总能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看到这些人善于察言观色的人,我们总会一边羡慕,一边感叹:“做人就不能简单点吗?。我想你肯定是误会了。事实上,察言观色这个成语原话是在《论语.颜渊》里,子日:“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为什么孔子突然会想起说察言观色这件事呢?这要从他的学生子张开始说起。一天,子张前来请教孔子:“恩师呐,你说我们这些读书人如何才能发达呢?”子张被孔子反问一句:“你说的发达是什么意思?”子张补充道:“在邦必闻,在家必闻。”翻译过来就是:所谓发达就是名扬四海,让所有人都知道。孔子并非是那种冥顽不化的老顽固,并不因为学生直接询问如何升官发财而生气,只是耐心的和学生解释:“孩子,你说的都是虚名,不是通达。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要正直,然后学会察言观色,知道以礼相待,碰到事情实事求是讲道理,这样你自然就发达了。”什么是察言观色?其实就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语言和脸色来揣摩人的内心。俗话说:“出门观天色,进门看脸色。”观天色,可推知阴晴雨雪,携带行具,以免受日晒雨淋;看脸色,便可知其情绪,揣摩心思,迎其悦而避其患。简单来说就是从微妙的变化之处懂得他人心思,体贴他人,处处为他人着想。

《红楼梦》里的薛宝钗就是很好的例子,她出生于钟鸣鼎食之家,且拥有巨万之富,虽客居大观园,却“一应日费供给,一概自理”。在荣府那样复杂的环境里,她和周围上下老幼都处得“尽得人心”。在贾母面前,她总是顺着这个贵族老太太追求享福和喜欢吉利的心理:元妃不喜欢“绿玉”二字,她便帮宝玉改诗;湘云要请客而又囊中羞涩,她便替她设计解决难题。绣春囊事件发生而举行大检查,虽然例外地不查她的*芜院,然而她主动避嫌,假托母亲身体不好无人照看,毫无痕迹地搬回自己家中去住。

很多时候,从微不足道的细节,可以折射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识人,处事。固然应从大处着眼,但切不可忽视细节。正所谓细枝末节,时见闪光之点,点滴毫末,总有端倪可现。”当你慢慢学会察言观色,有话不说,这是一种处事圆滑,别名叫做成长。或许你觉得察言观色很很庸俗,的确,就如林语堂说的“总是看别人眼色行事会论为庸俗”,但是“为了彰显个性而特立独行也好不到哪去”。

世事洞明皆学间,人情练达即文章。”我们不是主张女性该去修炼老于世放的混世哲学,更不是倡导滑头主义,而是主张在讲究“事理”;时能有些方法,在坚持真理时能有些策略,在真诚待人时能懂些“人情”,在给人以真情时能有些练达,能够察言观色、体贴他人,做个妙人。

胸有万壑自有妙心

近几年流行一个词“少女感”,搜索框里只要输入“少女感”,就有一大堆的女明星跳出来,不管30岁,40岁,50岁,“少女感”都是她们的标签。其实不光是明星,就算是我们普通女子也希望自己看上去能够有少女感,能够保持住年轻时的青春活力。

那么,什么才是少女感呢?少女感,不是单单靠外在的保养和借助外界的手段就能有的。诚然,现在科学技术那么发达,想要冻龄那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少女感,并非只是娇嫩可人的好皮囊,而是心态的年轻。那是种由内而发的,从眼神,从笑容,从动作,从很多的细节,都能体会得到的活力。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是相信“人生有无限可能”的乐观,是全心投入地爱一个人的专注笃定,是对一切未知未来的好奇和期待,是在饱受挫折的时候,懂得承受却仍满怀希望;是在遭受欺骗的时候,学会防范却仍保有天真;是在面对不公平不公正不会漠然,面对权威和规则不会盲从;是愿意在常规里拥抱变化和创新,愿意去突破偏见挑战不可能。而这些特质并非只能存在于青春的躯体中,它们其实是与年龄无关的美好。

拥有少女感固然是件好事,在能力范围内保养好自己的身体发肤,是对自己的尊重和爱护。然而,千万不要让“少女感”成为你的枷锁,保养肌肤更要滋养内心,保持你超越年龄的赤子之心、对生命的热爱、对梦想的热忱,那才是女人生命中最重要的强大力量。与其追求那飘渺的少女感,不如抛开那些世俗的“年龄”偏见,中年也好,少女也好,只要保持那份赤子之心,就能活得生机盎然、热气腾腾!著名作家迟子建喜欢逛夜市,也喜欢养花种草,年轻人爱的生活方式她一个也不少。观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感悟日历的每一次翻页,在迟子建眼中都是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人生,比起担心皱纹增多、衣带渐宽,她更担心的是丢了心态。

杨澜曾因为一张机场照片,被嘲笑像大妈,但是她却很释然,在一次采访中,有爱得很踏实。谈自己多大,但当我回头去看,我知道,她说到:“时间一晃就过了二十年,脸上皱纹也出来了。但当我回头去看,我知道这二十年我都一步一步做了些什么,我觉得很踏实。所以我觉得可以相对从容地面对年龄的事情,也不忌讳谈自己多大,我今年48岁,本命年,我很高兴能够有机会做这么多事情,有爱的人在我的生命里。”当别的女人对岁月如临大敌,刻意的“冻龄”“不老”,她却把岁月当成了朋友,她脸上的皱纹也成了她人生经历的印记。恰恰,是这种经过岁月沉淀之后,成熟女人的韵味,让人沉醉。

在《史良侧影》一文里,中年的史良历经了命运的起伏,可一坐火车上她依然固执地保留着少女时期的习惯,穿上舒服的旗袍,仿佛一套上帽子窝在里面闭上眼眼睛,就来到自己的小世界,全然不见车上的人烟鼎沸。此时的“少女感,是不管处在何种环境中,依然坚持着心中的信念,是哪怕经历了曾经沧海,挨过了时光摧残,也依然能够对身边的人露出真诚的灿烂的笑容。岁月悠悠,此心依然柔软而珍贵。

红颜易老,岁月对女人尤其残酷。外表虽有损耗,但经过岁月沉淀之后,同时也是对阅历、智商、情商的加持。李宗盛在《生命中的精灵》中唱道:“我所有目光的焦点,在你额头的两道弧线,它隐隐约约,它若隐若现,衬托你,衬托你腼腆的容颜。”你的容貌,就是一张地图,它记录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爱过的人。不要因为年龄而彷徨,也不要因为外貌而自卑。愿你无论是人生花季还是人到中年,都是一个精致优雅的女人,眼神清澈明亮,对未知事物充满着好奇,永远在勇敢地做自己。

话有三说巧说为妙

说话是一门艺术。天天说话,不见得就会说话;许多人说了一辈子话,没有说好过几句话。所谓“辩士的舌锋”“三寸不烂之舌”等赞词,正是物稀为贵的证据。文人们讲究“吐属”,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并不想做辩士、说客、文人,但是人生不外言动,除了动就只有言,所谓人情世故,一半儿是在说话里。

说话难,难在“难说话”,有人把在不同场面“随机应变”的话,概括为:攒挤门路的,要说好话软话,为人师表的,要说废话;受人教训的,要说狂话;对于朋友,要说假话:;对于尊亲,要说瞎话;事关利害,要说模棱话;事不干已,要说风凉话...…这才是识时务的俊杰。可这样的话说多了,还会口是心非,黑白颠倒,于已于人都没有益处。

“话有三说,巧说为妙。”“立言以诚”是为人的根本,无论在什么场合,言谈的内容都要实实在在,即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虚伪,不油滑不夸饰,不为了什么目的去说违背事实的话,违心的话,不去说自己还没弄明白的话,不信口开河去讲那些假话、大话、空话、废话。不仅不说违背实事求是原则的话,而且要敢于说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话。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说实话固然很重要,但要懂得说话巧妙,不然就会弄巧成拙。

所谓的实话要巧妙,其实就是对语言进行一番包装后再说。“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林妹妹刚进贾府,王熙凤是如何夸林妹妹的,“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物,我今儿总算见着了!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她先是赞美林黛玉长得美,有气派。她其实也是在拐着弯赞美贾母。她讲林黛玉多好多美,贾母疼林黛玉,这么称赞,绝对说到对方心头上。外甥女是外姓,孙女才是真正嫡亲的。她说林黛玉竟像是嫡亲的,等于间接把站在旁边的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也夸了一遍。王照凤说的既是实话,也照顾到了所有人,这就是实话巧说的妙处。

作为女性,总免不了劝解他人,宽慰丈夫,管教孩子。有人笃信“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其实,忠言不能和药类比。药县治身体病症的,苦药可以药到病除;而忠言主治的是人的心理病症,正常人的心理是不爱接受逆耳的忠言的。而且,”百人百心,百人百性。”有的人性格内向,有的人性格外向,有的人性格柔和,有的人则性格刚烈,各有特点,又各有利弊。然而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往往刚烈之人容易被柔和之人征服利用。一块巨石如果落在一堆棉花上,则会被棉花轻松地包在里面。以刚克刚,两败俱伤;以柔克刚,马到成功。所以,我们在说服别人的时候,不必与对方硬碰硬,这样只会让结局变得更加的难看。纵观古今中外,凡是智者都会运用以柔克刚的说话方式来说服对方,而那些不懂得说话技巧的蠢者则会拿着鸡蛋碰石头。

有一次,魏征在朝廷上与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总有一天,我非杀了这个乡巴佬不可!”太宗回到后宫后愤愤地说。“这个乡巴佬是谁?”长孙皇后连忙问道。“当然是魏征!他总是当着众臣的面侮辱我,实在是让我难堪!”长孙皇后听后立即退了下去。过了一会,她换了一身上朝的礼服,走到太宗面前叩拜道贺。“你这是什么意思?”太宗疑惑地问。“我听说,只有明君之下才会有忠直的臣子。长孙皇后认真地说:“现在魏征敢于直言进谏,是因为陛下贤明之故,我怎能不庆贺呢?”太宗听后转怒为喜,决定重用魏征。气头之上,硬碰硬地为魏征求情显然是没有用的,长孙皇后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讲述了魏征敢于进言是由于皇上有明君之怀。她以柔克刚的劝谏,及时地说服了太宗,挽救了忠臣魏征的性命。这就是以柔克刚的妙处。

话说得好,小则可以欢乐,大则可以兴国;话说得不好,小则可以招怨,大则可以丧身。所以,古人说“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当然,我们手里并不执掌国柄,不会去负着“兴邦或是“丧邦”的责任。可是,我们也不能不顾到“欢乐”或是“招怨方面,不能不顾到把事情“办成”或是“办毁”方面。这并不是溜须拍马、两面三刀,只是让我们懂得些说话技巧,能够有话好好说。

妙是一种气质,需要学习,它并非与生俱来。它需要修炼,越老确有味道。像老中医把准了生活这脉,像老戏子,一张穷,调就极妙,像老汤,熬了一辈子,隔得再远,也能闻到浓香。妙的方式有无数种,静如水的女子妙,气息温和、与人得体的女子同样也妙。绝妙女子,不管她是什么样的性格,都有一种让自己最舒适的态度与方式。愿每一位女子都能在尘世中都能活成自己的妙人,拥有美妙人生。

摘自《学术交流》《文艺评论》

1
查看完整版本: 名人说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