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地胆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当代年轻人躺了,但没完全躺平
TUhjnbcbe - 2023/4/2 18:27:00

文章摘自古典《拆掉思维里的墙》

国庆过后,约了几个朋友聚餐,吃饭期间不避免谈起了国庆期间与父母相处的状态,最后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不管你与父母争执的起始话题是什么,最后总能走向对当代年轻人的定性分析上。这个定性多半是这样的:“你们这代人太自我了,太没责任感”“你们怎么这么消极,你们这代人太垮了”。

现在想想,我们这代年轻人抖一抖身上,掉下来最多的很有可能是标签。这些标签上写着:

“垮掉的一代““丧的一代”“无意义感的一代”“躺平的一代”“热衷立flag的一代”,那么这些标签的实情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我们又如何排解这些标签背后的焦虑?

最近,看了《拆掉思维里的墙》,书中第一章恰恰讨论的就是这些内容,古典老师在书中对上面的问题都给到了自己的见解或者解决方法,看完后,我顿感豁然开朗,以下是摘取的部分内容,希望对你也有启发。

标签1:90后,00后垮了吗?

古典说:不同时代,不同活法。

50后、60后,面对的是多年的社会动荡、自然灾害,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面对的都是饥饿、运动、市场化、下岗、毕业分配……在大时代里,他们没啥选择,活着就是赢。拿游戏打比方,他们玩的是“神庙逃亡”——路在他们身后不断坍塌,他们要不断奔跑,才不会掉落谷底。

这种游戏的幸存玩家,他们培养出勤奋、坚毅和节俭的品格,也培养出内心里“必须按点完成任务”的强迫症。这群选手会不断地催你跑步完成以下任务:升学、高考、结婚、买房、生娃、娃上学、高考、买房、生娃……总之,一定要按部就班地走到终点,好好走到人生终点,那就对了!

70后、80后玩的是“跑跑卡丁车”——走得慢虽然不会死,但走得最快的人得分最高。这两代人面对的是“市场化”的社会。单位不再什么都管,少了稳定感,却也多了机会。80后是第一代独生子女,物质不缺,但精神孤单。在他们最能拼搏的青年时期,中国社会以每年超过12%的增速爆发(当然,同时爆发的还有房子的价格)。大机会每隔几年就有一波,抓好一个就能上船……同龄人第一批下海的、搞房地产的、买房的、进互联网的、买股票的,都发展得很好。

如果这两个年代的胜出者和你分享经验,他们肯定会推崇这种打法:有野心、抓住机会、快速反应。与此同时,“抓住机会上车”的危机感深深刻在他们的骨子里。这种精神在自己身上,是消费主义、终身学习或成功学;带到下一代,是“鸡娃”、学区房和虎爸虎妈。

那90后、00后玩的是什么呢?他们开始玩虚拟游戏“我的世界”,没有了那些生生死死的凶险,也没有快快慢慢的比较,你死不了,而且资源无限,唯一要比的就是创意和想象力。00后活在一个手机可以触碰到全球资源和商品的时代。父母把房子买好了,养老金也多多少少存了一些,自己手头还有点小钱。今天的科技发达,人类甚至有机会活到岁,但这个时代再难有过去的经济增速、爆发式的机会,人们也没那么大物欲……

这代人聪明、敏感、好奇,有着前几代人前所未有的眼界和想象力,但他们也面临自己的难题——赚钱养家,跑得更快,都是很清晰的需求。但“更有创意,活出自己”似乎是一个没有抓手的难题。美学家贡布里希曾说,没有比完全不受约束的自由更加难以忍受的东西了。

新精英生涯在年承办了当年的亚太区生涯大会,请来了日本生涯发展协会的创始人。她听到我们的议题都是“如何抓住机会”“怎么判断趋势”,非常羡慕,她说他们协会讨论的主要方向是如何让日本年轻人爱上工作。我们当时还有点惊讶,觉得有点好笑,心想日本同学怎么这么颓呢?

她说,今天的日本年轻人是一种塑料袋生涯,有风就飞一段,没风就在地上待着。你踢他一脚,他就哗啦一声动一下;你不踢他,他就虚无地躺在地上。不到10年,我们就开始遇到了这个时代。

创作游戏玩不好,就很容易搞成塑料袋生涯。那么哪一代人最容易?看下来,哪一代人都不容易。

“神庙逃亡”很苦,但技巧性不强,拼努力、毅力会赢;“跑跑卡丁车”很累,且焦虑虐心,但拼资源(比如爸)会赢;“我的世界”直面虚无,直面意义,看似没限制,其实最难,那是佛陀出家之前在皇宫里感受到的痛苦,可我们大多数人哪里有那种大智慧?

这也回应了前面的疑问,为什么这几十年来,每一代人都质疑下一代“垮掉”“”。因为时代在快速变化,中国社会整体快速突破了一个又一个层级的问题,把每一代人都裹挟进了不同意义的追寻里。50后、60后要解决生存问题,按部就班走到终点是意义;70后、80后要解决竞争问题,抓机会跑赢大盘是意义;90后、00后面临创造问题,活出自己才是意义。

你看,现在50后、60后退休了,还长寿了,他们也面临着活出自己的意义。他们开始如自己的孙辈一样,跳舞、社交、刷抖音、旅游、玩乐……他们当年的自己如果看到今天的自己,也许会摇着头说:“这群老头儿老太太,垮掉了。”

其实不是不行,就是不同而已。关于价值观的争吵,本质是个代际冲突问题。老一辈人觉得这点知识、人生态度可重要了,一定要学,所以编入课本;年轻人觉得为什么学这些啊,如果让他们自己设计,他们肯定读“王者荣耀”研究生。他们的争论,其实是对一个问题谈不拢,即在未来的世界里,学点什么最有用,该怎么玩才能赢。

未来的世界里,该怎么玩好创造类游戏?熬得久、跑得快这种玩法,在创造性时代是赢不了的。创造类游戏的唯一玩法,是回来做自己。我说的不是“去做自己”。没有见到更大的世界,没有见过不同的别人,怎么知道什么才是自己?你得看过了世界,才有世界观;你得看到了全部,才能安心守住局部;你得看到了自己的优势和局限,才能回来做自己。

标签2:当代年轻人是无意义感的一代吗?

古典说: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

“你觉得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我做咨询,天天都会遇到这样的提问。我的回答常常是:“就从做点你觉得有意思的事开始吧!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大家往往会很诧异地盯着我,觉得我堕落了。他们以为我要正色告诉他们,要做生活的高手,不能“躺平”,要为梦想奋斗,抱歉,这些我都不会讲。当然不讲不代表我反对,我只是更想说: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像是我的某种慢性病,在我的生命里每隔几年,每进入一个新领域,每遇到一个新阶段就跳出来,折磨我,质问我。王小波说,人在年轻时,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决定自己这一生要做什么。我不知道他年长以后头还疼不疼,反正我还是一直觉得很困惑。

大学时,我读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我信仰罗素的人生意义:对爱的追求、对知识的渴求和对人的悲悯;很多个除夕之夜,我都没看晚会,一个人戴着耳机听唐朝乐队的重金属摇滚;3月,我去过海子的故乡,为他默哀。后来去了新东方,我感动于“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的新东方精神,我相信“每个人都是一棵树,只要给予足够多的养分,终将成长为自己喜欢的样子”的人本主义,我信仰“PeopleareOk”(人是没有问题的)的教练原则;我把乔布斯的人偶放在桌子上,提醒自己要改变世界;我的案头放着《人类简史》《反脆弱》,相信《原则》《有限与无限的游戏》;我还请很多人给我讲老庄,讲《金刚经》《心经》《大学》,还有热心的布道者给我讲解《圣经》《古兰经》,这些经典都深深震撼过我的心灵。

这些都是我追寻意义的脚步。不过这几年,我对人生意义、底层逻辑开始逐渐松绑。我发现人其实并不需要这么多意义和模型,而且很有可能,学得越多越困惑,意义太多,就很难指导具体的生活。你要找到的,是现在最有感觉的那一个。

比如说做公司这个事。很多人知道,我除了是一名作者、一个生涯规划师,还是一名创业者。我创办的“新精英生涯”已经是一家14年老店。中国七成左右的职业规划师,都在新精英生涯学习过。我们的目标是帮助30%的中国人成长,成长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但慢慢地就会有一些朋友或投资人过来劝我:古典,你要把公司做大啊!10多年过去了,你的公司还这副样子?你为什么不再努努力,融资、上市啊?这些话听起来都很有道理,也有意义:

公司上市,对于跟了我这么多年的老同事,可以拿到一笔丰厚的回报,对得起他们;

把公司做大,在更多的地方、更好的场地开发更多课,能帮助更多的客户接触新精英生涯;

丰富职业生涯的产品线,拓宽营收渠道,对公司本身的健康发展也有意义……

所以,有一段时间,我和我的同事开始写标书,密集地见投资人,拜会投资机构……甚至最后已经和一家顶级的投资机构达成意向,按照他们建议的赛道设置了方向。但我始终隐隐觉得哪里不对。

我罗列了那么多把公司做大的意义,却始终没有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件事,自己兴奋吗?我觉得有意思吗?”这个问题让我冷静下来。我意识到,当时我们还远远没有做好准备——生涯规划领域还远远没有大众化,也没有足够多的需求、足够的人才可以诞生出一家上市公司;作为创始人,我在商业方面还欠缺很多能力,需要找到对经营有热情的合伙人;我们甚至要回答:一家针对个人发展的公司,有必要上市吗?

此刻的融资,对我来说,更类似于给自己做了这么多年的创始人交了一份答卷,“你看,我做得还行吧!”但这份得分只有80分的答卷,我又要交给谁呢?在最后时刻,我决定暂停上市计划。我逐渐意识到,跳过自己的感受,仅靠巨大意义和价值来说服自己做事,是个坑。

读书有意义,写作有意义,讲课有意义,出版有意义,创业有意义,做大有意义。但是你还是不知道该怎么选。无论怎么选,事情都需要踏踏实实地去做很久,如果你的心力和精力跟不上就什么也做不出来,那就等于做啥都没意义。

我们应该追寻人生的大意义吗?有两个心理学实验,似乎能验证我的感受。一个故事来自维克多·E.弗兰克尔。我们都知道弗兰克尔是个犹太人,二战期间被迫害关进了集中营,后来成了存在主义心理大师。

集中营里糟糕的饮食、超负荷的工作,让很多人受不了折磨而死去。但让人诧异的是,最先死去的却是原来被认为最应该活到最后的人——那些身体健壮、受过良好教育的男性,而那些羸弱的老妇人却往往活到了最后。

他通过仔细研究发现,那些身体健壮、受过良好教育的男性,一辈子被教育要做有意义的事、重要的事,来到集中营后,这些人反而觉得没有意义、没有出路了,有的选择自杀,有的则在绝望中离开人世。倒是很多老妇人,整天思考怎么把“家传项链挂到儿媳妇脖子上去”,从而完成传承百年的愿望。为了这个“不可推卸”的责任,她们最后很好地活了下来。

为大意义而活的人因为看不到头而毁灭;活下来的人,则是在糟糕的生活里找到了切实的、可实现的、可追求的小意义。

心理学家斯蒂格花了十多年时间,在“生命意义”这个话题上有了更深刻的洞察。他发现,知道自己生命意义的人,会更健康、更长寿。那怎么才能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呢?他进一步把生命意义分成了意义拥有和意义追求两个维度。

意义拥有是指,你能感受到自己的生命拥有什么意义,清楚自己在追寻什么。意义追求是指,你还在思考和探索:我的生命还有什么意义?我到底该追寻什么?我过成这样是天降大任于斯人,还是拿了个倒霉剧本?你看,意义拥有用来感知当下,意义追求则是追寻未知;前者支撑当下,后者拓展未来;一个走心,一个走脑。

接下来的结论有点反常识。斯蒂格进一步发现,越感知意义,我们的幸福感、自我价值感就越强;而越追求意义,我们的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绪就会越低。对,你没看错,是“越低”。可见,追求意义是很费幸福感的事,所以哲学家、喜剧大师好像都不太快乐。

如果你觉得现在活着没什么意义,还总关起门来思考“我的人生有什么意义”“我的使命到底是啥”“我该如何改变世界”这种问题,你不仅很难想通,而且会越来越丧,最后陷入恶性循环:思考意义→想不明白+很不快乐→我一定是还没找到答案→继续思考意义→更加迷茫和不快乐结果就是,你要么陷入迷茫,要么进入虚无,觉得凡事不如“躺平”。

这是不是完全和思考“人生有什么意义”这个初心背道而驰呢?有个学生过来向我抱怨。“古典,我的人生毁了,我只差两分就能上北大,可现在只能在这个烂学校。我永远也不可能变成我希望的精英了,我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为了证明这个“永远也不可能”,他接着举例子。“你知道这两所大学差距有多大吗?北大有0多万册藏书,我们这个鬼学校,只有不到10万册,完全没法比。”他叹气道。

“那你看了几本呢?”

他蒙了,挠挠头说:“3本吧。”

我当然不是要对这个学生说,你要过得越爽越好,“躺平”拉倒。人除了眼前的苟且,得有点诗和远方,但要去远方,你往往先要走出眼前这摊苟且。伟大的梦想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我想说的是,你现在能感知什么意义、认同什么目标,就先好好地体会这个意义,为这个目标行动。如果你现在希望自己在某方面做个很厉害的人,那就踏踏实实地让自己去练习;如果你觉得当下重要的是赚钱,让自己租个好点的房子、养只喜欢的猫,那就踏踏实实地去赚钱。

所以,我的建议是,不要去想什么憋不出来的大意义,就从你感到有意思的事开始做起。能看到诗和远方固然好,如果看不到,实践一下你关心的小目标也挺好。

标签3:当代年轻人真的躺平了吗?

古典说:没有人会一直“躺平”,追寻价值是人的本能

“如果我没有什么觉得有意思的事,我该怎么办?‘躺平’可以吗?”

“‘躺平’很好,躺舒服了再做事。”

有一次在我的视频号系列对谈栏目“八典一客”中,李松蔚老师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个学生来咨询,他一直想找工作,但怎么都迈不出第一步——写简历。就是一份简历,却怎么都写不出来,要么是觉得措辞不对,要么是写出来自己都觉得没啥亮点,这让他深深地怀疑自己。

李松蔚回应:“如果你写不出简历,那就别写了。我们就休息一周吧。但你要多做一件事:每天写半个小时,写多写少没关系,写完就把它删掉。这样,就等同于没有写嘛。所以恭喜你,你永远都不会有一份简历,也就不需要去面对后边的压力啦。”这个提议很有意思吧。于是这位同学回去每天写,写完就删,他感觉很有趣。

但这个学生比较狡猾,他每天写得都不一样。一开始写些没压力的个人信息,慢慢地胆儿肥了,越写越多,后来竟然都敢写项目经历了。而且,他删的时候也不真的删,只是移到了回收站。一个星期以后,他把回收站的东西全部恢复,拼成了一份完整的简历。他说:“我的简历写好了。”

我喜欢这个故事,这里有咨询师对谈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咨询师对人性的信心。咨询师深深地知道,没有人会一直“躺平”,追寻价值是人的本能。

当你真的放过了自己,允许自己躺三个月、半年,躺到你觉得没有什么好抗争的,躺到你的外在动机松绑,躺到你觉得没意思了,你自然可以左右转转头,找点有意思的事情干。佛家说,放生能积累功德。放生乌龟能不能积德我不知道,但是我们最应该做的是放生自己——放下对自己不切实际的期待,才能看到生机勃勃的全新道路,这就叫放自己一条生路。

当走入觉得过不去的低谷期,就放自己一条生路,好好“躺平”:可以锻炼身体,相信好的体魄无论是承受低谷还是迎接高潮,你都需要。出去走走,多遇见些有趣的人和事;不爱动的,也可以好好读些人物传记。或者就像一只冬眠的熊一样,好好睡觉,静待未来。躺着躺着,你会看到黑暗里隐隐闪光的点,那是漫长隧道的另一端,然后你向着那里走出一步。哪怕这一步超级超级小——有意思之路也就开始了。

标签4:当代年轻人真的热衷立flag吗?

古典说:计划要定得小一点,小到你毫不费力掌控

如果你已经开始决定采取行动做点改变,那容我再絮叨一句。千万不要一上来就一年读本书、每天跑5公里、坚持早起天……一开始把计划定得小点更好。要有多小呢?斯蒂芬的计划那么小。

美国有一位叫斯蒂芬·盖斯的哥们儿,他决定改变自己的人生,于是制订了一个计划:运动计划——每天做1个俯卧撑;读书计划——每天读2页书;写作计划——每天写50个字。

你也许会问:这也叫“计划”?是的,而且,这还是很有效的计划。正是这样一个微不足道

的计划,帮助这个“天生的懒虫”在两年后,练习出了理想的体格,写出了比过去多4倍的文章,读书量是过去的10倍,成为著名的个人成长作家。

斯蒂芬·盖斯说:“我的经验法则是把我想要的习惯缩小,直到小得不可能失败为止。”“微量开始,超额完成”,这套策略被他写成一本书,叫作《微习惯》。这本书内容不多,页,少到很难读不完。斯蒂芬在书里讲过一则猫的故事。他家的喵星人很怕雪。第一次他把猫直接放到雪地上,小猫怕怕的,迅速地跑回屋里了。第二次他把猫放在雪地的边缘,这时候,小猫开始好奇、试探,慢慢地自己走到雪地上了。其实,我们的潜意识也像那只猫。小心,别让自己的“大计划”把它吓跑。

我们大部分的计划失败,恰恰和这个过程相反。我们总是一开始给自己定一个宏伟的、有意义的大计划:每天6点起床,每天跑5公里,一周读一本书,开始学习英语……

然后咬牙坚持,一直到完全坚持不下去,开始狠狠批评自己。比如我,我想参加马拉松比赛,于是在网上下了一个跑步计划,开始操练自己。第一天跑5公里,我那个喘啊,但是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跑完!这样咬牙坚持了一个月,我速度没上来,膝盖伤了。这时候才想起来要找个教练。

我的教练听完我的计划,和我说:“你的问题就是太用力了没人是仅仅靠毅力完成马拉松训练的。很多人每个月跑公里、公里,这些人是坚持吗?他们是跑得超级享受!

“怎么享受呢?那就是要从身体最舒服的状态开始。“从今天起,我会不断地提醒你,降低速度,保持心率,累了就走一段儿,心率降下来再跑,不着急。跑完你觉得神清气爽,那就是身体在分泌多巴胺,想明天继续玩,你就可以逐渐加大训练量了。”

当年10月,我的第一个马拉松完赛了。成绩超烂,但,挺有意思的。再后来,我遇到国内专门做“战拖小组”(战胜拖延小组)的高地清风,他对我说,他对拖延症的看法也在改变,很多人的拖延,其实是一开始的目标就不对,要么是追寻外在动机太强、自己无感的目标,要么是给自己安排了完全不靠谱的强度。这种目标,战他干吗?拖下去不干,其实最好。有一次看到有人采访《武林外传》的编剧宁财神,“你是怎么写出这么牛的神剧本的?”宁财神说:“每集我都觉得烂透了,不过不管多烂,每天至少写一页,一直保持到咬牙写完50集。”

计划要定得小一点,小到不能再小,小到你完全自主,小到你毫不费力掌控,小到你不会在任何人面前失败。当然,比小更重要的是做,有时会做很久,久到老天愿意奖励你点儿什么。

作者:古典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拆掉思维里的墙古典著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39.3购买

编辑推荐:你是否思考过,为什么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而且越来越大?是因为各自的天赋、环境的不同,还是思维方式、做事方法?是运气不佳还是选择不对?

其实问题出在最底层——你看世界的角度,即心智模式的问题。我们那些困惑背后,往往藏着一堵堵思维里的墙,阻碍着我们,《拆掉思维的墙》把我们成长中的7种心智模式问题一一进行拆解,并给到了“破墙之术”,也就是心智转变之道。

怎么看待成功?

内卷时代,只能躺平?

如何获得安全感?

怎样成为有趣的人?

怎么做自己?

怎么做职业选择?

如何理解与家人的冲突?

这本书的核心思想是自我全责——如果你全然为自己负责,你就有能力改变命运;如果你不担起这个责任,任何方法论的缺陷、环境和基因的不公,都会成为你推责的对象。这样的人生只有抱怨,没法进步。

拆掉思维的墙,看清人生真相,做聪明的努力,为自己负全责。你会发现,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

1
查看完整版本: 当代年轻人躺了,但没完全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