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胆经五腧穴之井穴足窍阴。
足窍阴出自《灵枢本输第二》:“胆出于窍阴,窍阴者,足小趾次趾之端也,为井金。”此穴内经本名窍阴,后世徐凤改为足窍阴,以区别胆经头部的头窍阴穴。为足少阳胆经之井穴,又为胆经之根穴。《灵枢根结第五》:“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窗笼者,耳中也。”又为少阳经之本穴,《灵枢卫气第五十二》“足三阳之本,在窍阴之间,标在窗笼之前。窗笼者,耳也。”凡少阳胆经之根本穴以及井穴,皆在窍阴。
窍阴为胆经五腧穴之井穴,胆为木,此穴属金,是为木中金。为少阳经与西方金气相通之穴。此穴子午流注甲己日甲戌时开穴,戌时者,西方阳明燥金主时。
此穴名为窍阴者,前医注解为:此穴在足部,善治耳目诸疾,故名足窍阴。我个人理解是与少阳为枢有关。
《灵枢根结第五》言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何为枢呢?枢古意为门的转轴,门因为有了转轴方能开阖,而有出入之用,那么枢机为少阳根本之用。而枢位于出入门户所在之地,门户为空虚之窍,意为窍门,万物方可出入。胆经位于东方,为东方少阳之气,太阳与万物所出生之所;西方金为阳明之地,太阳与万物所入之地;此穴为木中金,兼东木、西金之出与入,故为少阳枢机之根本。《伤寒论》少阳病提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口,咽、目者,皆为窍;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耳中,亦为窍也。凡人之九窍,皆主出入,而所主出入之功用,便为少阳枢机之用。其位于出入之间,是为中正,故为中正之官,谋略出焉。言其中正之谋略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也。胆半脏半腑奇恒之府,半表半里,亦中正不偏之德。所谓中正,不偏于内,亦不偏于外,而位于内外之中。窍阴之阴,以人五脏之阴方主九窍,故名窍阴穴,九窍者,眼耳鼻口前后阴也。
问:老师,鼻子是算一窍还是两窍?鼻孔是两个,但是骷髅上是一个洞啊。
答:两窍,左右鼻孔分属阴阳,藏密修炼体系有分。
问:阴符经里有句话,性有巧拙,可心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道长,三要是指?
答:耳目口为三要。反闻反观禁口,此三门闭,则精气神不漏。
本穴为胆木之金穴,西方阳明之金气为凉燥,而胆经位东方其气为温。故此穴燥金之凉能清胆经之热;又以此穴为胆经之根穴本穴,位下而善于降胆利胆,故可清热利胆。
窍阴为胆经井穴,凡井穴皆善治厥逆之证,所谓厥逆者,经脉气血并走于上,而不得正常下降。而窍阴可以清利胆经,引胆经上逆之气机下降,而苏厥醒神。
胆经主枢,主诸窍之气机出入之地,而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皆口、咽、目三窍枢机不利,可以取窍阴穴对治。少阳经病之口苦咽干目眩,皆少阳胆经下降不及所致。窍阴穴木中金,颇似柴胡之辛凉,辛凉为西方燥金之气味,归于肝胆二经疏肝利胆,正与窍阴穴功能相应。
窍阴穴除了清热利胆,还有疏肝解郁之功效。因为胆经降时则肝经上升,胆经之降可助肝经之升。传统上认为窍阴善于清热利胆,又善解肝经之气郁,即是此理。可配伍肝经上疏肝解郁之穴用之,比如期门、章门。
窍阴清热开窍功效除了治疗口苦咽干目眩之外,还善治胆火上炎之耳鸣耳聋。以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耳中,胆火、胆热上炎于耳中导致耳鸣耳聋,故可取窍阴清泻胆热、胆火而开耳窍。
胆火上炎之目赤肿痛,可以刺窍阴出血以泻胆火。
胆火上炎之咽喉肿痛亦可取窍阴。
《素问繆刺论》云:“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肋痛不得息,咳而汗出,刺足小趾次趾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痏,不得息立止------左刺右,右刺左,病立已,不已,复刺如法”。此病类似现代西医学之胸膜炎,肋下痛,呼吸之时更甚。不得息为不得呼吸之意,呼吸时肋痛加重,如不能短期治愈则容易高烧干咳。这个病我十几年前有一年病过两次,记忆尤深,第二次自己买阿莫西林吃两天就好了。如中医治疗,当取肋部疼痛之对侧窍阴穴刺络。其症状不得呼吸,咳而汗出,为胆病及肺。此穴木中金,为胆经与西方金相关之穴,故可取之。胆与肺一东一西,阴阳对冲,一经有问题往往会影响对面对冲的脏腑。而少阳胆经之小柴胡证,也多能治疗肺中疾病。胆失和降导致肝气不舒,肝气不舒而气机郁滞,容易影响肺气不宣,故咳。这个道理也是小柴胡汤善治咳嗽之理。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辛入肺,主宣发;辛入肝,主疏泄升发;肝木疏泄升发与肺金之宣发,皆辛味宣散之作用。
《铜人》:“窍阴治头痛心烦”。头痛者,胆经少阳偏头痛,人迎一盛,大脉口一倍。病在头,取之足,此胆经不降肝经不升肝胆阴阳失调导致,取窍阴穴。但若胆经风邪头痛者,当取风池泻胆经邪气。心烦者,为少阳经证之心烦喜呕,当疏肝利胆,取窍阴清热利胆疏肝,为柴胡之用。很多初学医者,一见心烦便以为心热心火,在《伤寒论》里,少阳胆热、阳明有热皆有心烦症状。
窍阴除治疗胆经偏头痛以外,也善治疗肝经不舒气血不升所致头痛头晕,可配内关或中冲同用。
问:祝老师,上诸症皆取足窍阴,独风之头痛独取风池,不取窍阴,其理为何?
答:风邪在头,胆经主外风。邪风外入胆经,必舍于头部风池,当迎而夺之,泻其风邪,取风池,视其邪气所在而泻之。
问:请问老师,胆经主外风不理解?
答:肝主内风,胆主外风。内经云:东方生风。胆经主外风,所以胆经多风穴。外风为外来之邪风,内风为肝木阴虚阳亢、热极、血虚、痰热淤堵等原因所致内生肝风。
《灵枢经根结第五》:”枢折,即骨繇而不安于地,故骨繇者,取之少阳,视有余不足。骨繇者,节缓而不收也,所谓骨繇者,摇故也“。骨繇之病,骨关节之筋热,热则缓而不能收引,以关节为筋之府,筋热缓不收而风生于筋,故摇矣,摇为风之性。可取窍阴与胆经阳陵泉泻之,泻胆经之热,而风自熄。筋会阳陵泉,胆经有热导致筋缓故取胆经阳陵泉泻之。窍阴为胆经之根本,善清胆木之热,故亦取之。
窍阴又主呃逆。主肝气郁结不舒,横犯胃土,胃气气滞失于和降,胸肋脘腹胀满而呃逆,可取胃经之陷谷配伍胆经足窍阴主治。此二穴配伍又可和胃利胆,治疗湿热*疸之病症。
窍阴主治病症不多,解释到此。下一个穴位讲胆经荥穴侠溪穴。
祝玄冲修道者,修心也,清静心可合大道